周骅的博客 - 所有随笔

随手记录不成熟的想法

作者头像

周骅,前端研发,目前就职于字节跳动。

  • 2023
    • 63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6-07

      最近看《14个叫郑皓的男人》,第一篇故事的扉页写了这样一句话: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人工智能学会了沉默。

      还好,现有的 ai 还不会主动沉默。

      zhenghao

    • 781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5-25

      什么是阿米巴经营

      本文由 ai 撰写。

      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管理方法,强调将公司分解成小型、自治的单位,称为“阿米巴”,每个阿米巴都有自己的利润中心和决策权。阿米巴之间进行内部竞争和合作,以实现整个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员工的参与度和创新性,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

      要在部门成本管理和人员效能管理的角度推进阿米巴经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部门成本管理方面,可以将每个阿米巴视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让其自主管理自己的成本和预算。同时,通过制定激励机制,鼓励阿米巴之间进行内部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益。

      在人员效能管理方面,可以让每个阿米巴自主决定其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晋升,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进行评估和激励,以提高整个公司的人员效能。

      但是,要做到分权、分利和分责,可能会面临以下挑战:

      1. 组织文化的转变:阿米巴经营需要将传统的中央集权组织转变为分权、自治的组织形式,这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全面的转变,包括领导风格、决策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
      2. 管理层的支持:阿米巴经营需要得到管理层的全面支持,包括资源投入、人员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如果管理层不支持,阿米巴经营可能难以推广和实施。
      3. 阿米巴之间的协作:阿米巴之间需要进行协作和合作,以实现整个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每个阿米巴都有自己的利润中心和决策权,可能会出现阿米巴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难度。
      4. 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阿米巴经营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阿米巴和员工进行评估和激励。但是,如何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如何平衡阿米巴之间的利益,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阿米巴经营适用于许多类型的公司,特别是大型公司、多元化公司和创新型公司等,可以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激发员工的参与度和创新性,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但是,要实现阿米巴经营,需要克服组织文化的转变、管理层的支持、阿米巴之间的协作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才能实现阿米巴经营的有效推广和实施。
    • 213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5-19

      AB 测试与产品模式

      公司内很多部门都在做 AB 测试,以获得产品认知。

      孤立的 AB 测试产生孤立的决策依据;无数的 AB 测试则能提炼出规律,进而获得产品设计的一个个模式。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些模式,那么再出现这类需要决策的场景时,就不必再进行 AB 测试,直接复用模式就可以了。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网站 https://goodui.org/ 就是做这个事情的,收集大量 AB 测试报告,并以此为"证据"来支持或否定某种产品设计方案,如果证据的显著性很高,那么就可以成为一种产品模式。

      公司里面需要这样的工具。

    • 269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3-23

      试用了几分钟的 loop,目前的版本没什么意思,编辑器功能太弱。唯一的差异化功能是把块转化成 loop 组件,可以在其他微软的软件生态里插入,并同步更新。没有预期中的 office 嵌入 loop 的功能,没有自动化流程的影子。

      loop1

      loop2

      不过 / 和 @ 甚至 : 快捷指令隐隐然成为文档产品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交互标准:

      • / 指令:快速唤起 block 插入面板,飞书、notion 都支持
      • @ 指令:快速搜索人、文档等关联信息,插入到当前行内,飞书主要搜人、文档,notion 还加入了当前日期的快速插入,wolai 更进一步,在 notion 的基础上加入了日程提醒的创建插入
      • : 指令:快速插入表情,还不多见,只在 notion 和 loop 中看到。

      除此之外,近期主打 ai 的 notion 增加了一个空行行首空格的指令,快速唤起 ai 面板。

  • 2022
    • 436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11-01

      产品的浪漫

      我总是对现在负责产品不太满意,觉得有太多的功能不够完善,我会纠结于业务方提交的大量需求与产品自身进化迭代的矛盾——人力资源就这么多。

      可是,如果我们把业务方的需求和我们产品需求池里的功能完善好,这个产品就能让我满意了吗?我越来越发现并非如此,最多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产品。普通的需求,普通的实现,最后就是普通的产品。

      那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想要更多感性的东西,这是一种产品性格,是从内到外的浪漫。我想要用户感受到温度,想要“哇”的瞬间。比如官网,并不需要酷炫,而要传达性格,让人印象深刻,愿意尝试。像 effie 的官网,非常简约,但通过诗词的点缀,顿时让这个产品有了性格。还有其他的一些想法,涉及具体的产品形态,就不多在这里展开了。

      我的产品是平台工具型的产品,通常的用户决策是看看产品功能能不能满足我的诉求,满足就试用一下,不满足就离开。而我希望的达成的效果是,用户接触后说竟然还能这么用,我要尝试一下。帮助用户重新定义自己要做的这件事,这才是真正的赋能。

      为什么这个产品似乎没有独特的性格,一位同事评论说:也许缺乏创始人的性格注入。

    • 703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10-17

      产品的边界

      我听过一句话,非常振聋发聩:“中台产品需要定义的是自己不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能做什么。”

      不光是中台产品,很多平台型产品在对接客户时,为了留住客户,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有什么问题呢?有两个问题,一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去开发定制的需求,二是最终产品形态与客户的业务绑定极深。

      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慢性自杀的过程。对于产品的迭代和发展,时间是极为宝贵的。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做了这些事,就不能做另外一些事。我们自己对于产品的发展有自己的 roadmap 和愿景,如果为了留住这个用户,我们多做了很多不那么通用的功能,那么这段时间对大多数客户,对我们业务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如果这个重点客户支持失败了,那么基本上我们产品也就完蛋了。反过来,如果一开始就放弃这个客户,那么我们损失的就只有这一个客户,换来的是几个月专心打磨规划中的功能,以获取更多的用户。

      可能有人会质疑,脱离用户做产品,怎么可能获得成功!我认为在产品的孵化期,我们有太多的功能要完善,细节要打磨,过早地与目标用户接触,反而容易让用户流失。而在基本功能完善之后再大量接触用户,这时用户的声音才有可能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这是一个走钢索的过程。与客户的业务不耦合,这样的产品才能面向更广泛的用户。所有的 toB 软件都是这样说的,想去教育用户,但都不是这么做的,全去做定制,所以 toB 很难做。我们不说 toB 那么远,只说公司内部的中台,如果一个中台能够与业务部门的需求强绑定,那么中台的价值就只会在这一个业务上体现,从公司的角度看,这个中台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最终一定会被业务团队吃掉。为啥说是走钢索的过程,是因为本来可能有一条大道可以走,随着与业务部门的耦合越来越深,可走的路就越来越窄,最终可能像走在钢索上,进退两难:业务成,自己被吃掉,业务不成,自己被干掉。

    • 963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10-13

      『非暴力』

      最初听说『非暴力』这个词来自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我并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天真地认为非暴力不合作就是『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以妥协的姿态面对暴力。不过最近仿佛渐渐了解了一点它个词的内涵。

      “我这么说好了,弗洛伊德博士。当初鲍曼曾经试图用强制的手段对付哈尔,但我没有。我们印度语文里有一个词——ahimsa,通常译成‘非暴力’,其实它有更积极的含义。我在处理哈尔时,始终以 ahimsa 为最高准则。”

      这是《2010·太空漫游》中的一段话,包含了对『非暴力』的一些解释,大致意思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今天吃饭的时候,同事突然提及一则新闻,杭州某小学有个学生欺负同学,非常嚣张,以至于同班同学罢课。据说这个学生父亲是浙江省政府官员,而学校对此毫无作为。末了感慨:无法想象杭州会发生这样魔幻的事情。

      我倒觉得学校不作为是有道理的。罢课不会出现实质性的恶性事件,但会把事情闹大。如果事情没有闹大,不管自己怎么处理,都会得罪人,特别是涉及到了政府官员。而自己不作为,把事情交给舆论发酵,自己最多是能力不行,而不会开罪于他人。最后,在舆论的裹挟下,也许这个官员的政治生命就到头了,这个结果可是学校越早下场处理,越无法达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学校其实是有立场的。

      你不觉得这就是一种非暴力的处事态度吗?

      前阵子南京公交车限速的事情也挺热闹的,公交公司为了杜绝公交车超速的问题,设定了非常苛刻的标准,只要司机超速就会有处罚,而有些速度限制并不合理。那司机怎么办,抗议吗。并没有,他们采用的方式是合作,非常地合作,完全遵守规定。所以南京街头出现的诡异的景象,公交车开得有时比步行还慢。最后一定是市民受不了了,狂骂司机。看起来司机两头为难,但实际上承受压力的是公交公司,很快就修改了规定。

      你看,公交车司机抗议公司的做法,也是一种非暴力的形式。

      再进一步联想,我想起一个有趣的说法,作为一个足球裁判,如何吹黑哨。假如 A 队和 B 队踢比赛,A 队给裁判塞钱了,裁判要怎么作弊呢?常规的想法是比赛的时候吹偏哨,故意偏袒 A 队,对 B 对执法尺度更严厉一点。但这其实会很明显,很容易被人怀疑。更高明的做法是反过来操作,故意偏袒 B 队,哪怕 B 队的队员动作大一点也不判罚不制止。这样给到 B 队一个错觉,就是这个裁判执法尺度很松。等到 B 队变本加厉的时候,有激烈身体接触的时候,突然按正常尺度执法,判给 B 队红牌。如此一来既实实在在地帮助了 A 队,又避免让别人怀疑自己。

      当然,一切作弊都是可耻的,我很反感假球,只是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是不是也看到了一点非暴力的影子。

    • 554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10-11

      一场面试

      这周面了一个实习生,非典型,但有代表性。

      这是一个复旦大学在读的研究生,延毕中。沟通下来,感觉这大概就是学渣本渣了,不能说是一无所知,至少也是介于一问三不知与顾左右而言他之间。

      我不应该这样去揶揄一个求职者,我道歉。但整个面试确实让我很感慨,以及疲惫。

      由于专业水平实在太差,我的面试在 20 分钟内已经结束,接下来的 40 分钟其实是候选人在问我,或者倾诉自己的焦虑。

      平心而论,如今大环境不好,这两年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读研的同学相比本科就提前出来工作的同学来说,也许一定意义上是更吃亏的,工作不太好找。对于这些同学,是有理由焦虑的。然而这位候选人不算。以他的专业能力,我不认为在就业形式好的环境下,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整个沟通过程中,他反复在纠结自己读研读得值不值。比如比对本科毕业去考公务员的同学等等,羡慕别人现在的状况,不满自己选择读研之后的现状。

      我对于他的态度有两点答复:

      1. 读研的选择早已做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没有必要一定与别人进行对比,关键在于在已成现实的当下,如何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更有价值。换言之,你应该认真考虑毕业,用复旦的硕士文凭为自己加分。
      2.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的,那么你有勇气追随你羡慕的人的脚步,离开学校去考公务员吗?如果你现在没有勇气,又何必苛责过去的自己没有做那样的选择呢?

      然而似乎他并不愿意听取我任何观点,只是自顾自地怨天尤人。

    • 475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10-08

      英雄迟暮

      这个赛季的英超赛场,最让人唏嘘的无疑是 C 罗的困境,似乎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统治力,只剩下一遍遍的自我怀疑。

      85 年出生的 C 罗,今年已经 37 岁了,不年轻了,可以说他的巅峰状态保持得已经足够久了。不管网上有多少对 C 罗质疑的声音,我们其实无法否认他的历史地位。在世界足球史上,在葡萄牙体育史上,C 罗都有其一席之地。尤其是这些年来他与梅西的竞争,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绝唱。

      然而似乎我们现在正在见证 C 罗的陨落与沉寂。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出现奇迹,迟暮 C 罗焕发第二春,但更有可能的是我们熟悉的 C 罗不会再出现了。甚至也许很快,他会告别主流赛场,告别球场。

      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觉是我高三时另一位名为“罗纳尔多”的巨星陨落。那时候我们学业繁忙,信息闭塞,关注足球只能靠每周的《体坛周报》。一天下午,与我一同踢球的哥们突然哭了,说大罗重伤,可能就此退役了。我这才知道大罗在一场比赛中仅上场 1 分钟,就再次重伤膝盖,至少需要恢复 9 个月。我们为此伤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大罗的狂热球迷,而是我们深切地知道大罗是曾经的世界第一人,是有历史地位的球星。如今我们在见证在目睹巨星的陨落,这是一种无法名状的遗憾,为大罗,为足球,也为我们自己。

    • 773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10-05

      卖课的套路

      最近我老婆跟我报怨,加了个早教品牌的群,天天被贩卖焦虑,还总被销售打电话营销。我问怎么营销呢?原来是安排报名参加两次试听课。这些套路我可太熟了。

      首先关于贩卖焦虑,我曾听过一个段子,真假不可考。说曾经有一个教育品牌,开城之前,先在这个城市进行一波用户运营,搞一些教育分享的微信群,加一堆家长。然后销售或者 kol 就在群里讲述“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贩卖焦虑。等到一段时间后,火候差不多了,自己在这个城市的机构也开业了,再对这些家长进行转化。

      第二块是正价课的转化。这倒并不是教育这个行业特有的,而是非常普遍的销售策略。一般有“免转正”或“低转正”。设计正价课的转化流程是因为正价课很贵,决策流程很长,转化率很低。你想让客户花很多钱来买你的正价课,可你连客户是谁都不知道,去找个名单一个个打电话吗?显然不靠谱。假设设计“免转正”的流程,让所有的人都可以报名免费体验,如果有客户对这个课程感兴趣,那么他做出“免费体验一下”这个决策会很容易。于是你就得到了一个潜在客户,这样的客户至少对你的课程感兴趣,最终转化成正价课用户的可能性是会大大提升的。

      不过“免转正”的转化率依然可能不是特别高,因为付费决策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有可能客户对课程是满意的,但并不想付钱,或者认为不值这个价钱。体验课本身是有很大成本的,甚至很多公司会把更优质的资源向体验课倾斜以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如果“免转正”的转化率不能提升,那么获客的成本就是高企不下。于是,很多公司进行“低转正”的策略。低转正与免转正几乎一样,区别在于体验课是需要付费的,但费用极低,比如一块钱、10 块钱,相比动辄上千的正价课,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虽然这个费用很低,但会让“付费墙”提前来临,客户提前进行付费决策。这个付费决策当然相比正价课要低很多,但可以直接筛选掉对课程兴趣一般、不愿付费、体验玩玩……的用户。通过“低转正”招募到的体验用户基本上是有付费意愿的,而且对课程是明确感兴趣的,那么这些用户转化成正价课的概率就会大得多。

    • 540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10-04

      太空公民

      从当年苏联和美国进行的“太空大战”开始,人类所进行的近太空探索都是各个国家各自进行的,有合作也有竞争。我在《太空漫游》系列小说里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所有的航天员不论国籍,都将自己视为“太空公民”,互相之间都有情感,分享彼此的成功与失败。

      当我们眼光很远,比如对于太阳系范围的太空探索,甚至太阳系外的太空探索来说,在空间尺度上,地球本身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那么星际穿越的航天员们还有必要计较种族、民族、国籍、宗教等差异吗?地球如此渺小,航天员的世界观与地球居民的世界观理应有巨大差异;地球又那么远,远得与任何一个冰冷的星球没有区别,航天员与地球无法共情,甚至无法信赖,只能相互共情、相互信赖。

      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能进行恒星系尺度的太空漫游时,我想应该不可能由某个国家主导这样的事情,或者世界政体有新的演化,有能代表全人类的联合政府主导太空探索计划,又或者太空公民不认同地球人的身份,由他们自治的政府主导一次次更远的太空漫游计划。

      我突然又想了大刘的《三体》,其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思想,比如章北海组建“星际地球”:

      章北海接着说:“我们永远是人类的一部分,但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必须摆脱对地球世界的精神依赖,现在,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世界起一个名字。”

      “我们来自地球,也可能是地球文明唯一的继承者,就叫星舰地球吧。”东方延绪说。

      还有那句著名的:

      “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 770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10-03

      航天与航海

      今天继续来聊聊《太空漫游》系列科幻小说的一些阅读感受。

      你抛弃的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还有怎样的壁炉火和家里的田地, 去跟灰色古老的寡妇制造者远行?

      这段诗是弗洛伊德决定乘坐列昂洛夫号执行太空任务时,他的妻子劝解他而读的一段诗。什么是“寡妇制造者”?100 多年前,一位诗人描述了维京女人的悲剧,“寡妇制造者”指的就是大海。男人们背井离乡、抛妻弃子、扬帆远航,却往往落得被大海无情吞噬的命运。与其开启伟大的冒险,女人们更希望自己的男人能够平凡又平安。

      弗洛伊德不被自己的妻子理解,还有一个背景。在几年前,发现号探索计划里,弗洛伊德正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结果五名航天员四死一失踪。在一些人眼中,弗洛伊德自己不也是“寡妇制造者”吗?这件事也会造成妻子的巨大内疚。

      弗洛伊德夫妇价值观上巨大的分歧就讲到这儿,比较打动我的是航天与航海这两件活动之间的对比。我觉得这两者的对比非常有意思,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知道我们的航天事业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我觉得人类目前的航天探索事业,特别像一些人划着漏气的橡皮筏出海。甚至还不如一万年前,人们划着独木舟出海的场景——只要运气好,独木舟可以划很远,而漏气的橡皮筏不行,哪怕风平浪静,走得远了,就回不来了。

      从一万年前到几百年前,甚至一两百年前,船越来越大,能航行得越来越远,但航海依然是无比危险,无比孤独的事情。而航天呢,现在还没有真正到体会危险和孤独的时代。我们直观上觉得探月工程、空间站、火星探测、载人登月等等是很伟大的进步,但如此一类比,根本显得非常初级。对于环球航行来说,船舶入港再出港是很难的问题吗?但在航天领域,降落火星再返回地球是很难的问题。连续航海几个月的动力是很大的问题吗?但在航天领域,这是个大问题。如果船只在大海中出现问题了,可以救援吗?当然可以,甚至我们可以打捞沉船。而在航天领域,飞出去的航天器想要别人去救援,想都不要想,更别说拖回地球了。

      航海花费了几千年才到如今这样的程度,那么航天要达到同样的程度,需要多少年呢?

    • 388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10-02

      谈点进化论

      最近总是刷到“中国科学家证实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之类的标题,实在是让人没有兴趣点进去。人当然是从鱼进化而来的,这完全不是新闻呀。从泥盆纪晚期,从第一只总鳍鱼登陆陆地,深化成两栖类起,它就成了所有的陆地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包括人类。

      特别反感一些文章吸引眼球的文案,比如“人不是猴子变的,而是鱼变的”。人本来就不是猴子变的,人和猴子在两种平行的演化分支上,只是可以追溯到同一个灵长类的祖先,仅此而已。人也不是鱼变的,而是在数亿年的漫长的演化过程,某种硬骨鱼逐渐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中一个分支是人类(不要再想美人鱼了,这不是鱼和人的过渡形态)。

      那么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是什么呢?简单说是发现了五种非常古老的鱼类化石,通过这些新物种的研究,回答了下颌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时候产生的问题。演化是有痕迹的,我们的下巴骨的起源、枕骨的起源等问题都在这次的发现中得到了解释。但这棵古老庞大的演化树依然还是有许多空白的区域,等待未来一一填补。

    • 698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9-28

      谈 flomo

      昨天讲了关于双链笔记软件的话题,在笔记软件的领域,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家伙,也拥有一批小众拥趸,这就是 flomo。今天与同事聊到 flomo,她曾经在百姓网工作过,flomo 的创始人也曾在百姓网工作过,有一定的交集。我们聊的主题是,为啥我们都觉得 flomo 不好。

      从功能层面上,flomo 非常简单,就是收集灵感,记便签。内容格式单一,基本上就是纯文本加图片而已,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内容管理功能,最多通过标签进行聚合。大体像什么呢,像自己一个人用的微博。有人喜欢它,也正是由于它的功能足够简约,称得上小而美。另外对我而言,我最喜欢的是可能通过向它的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快速记录灵感的功能。

      然而这种小而美的东西真的深入用起来的,会发现与其说是工具,不如说是玩具。在昨天的文章的最后,我讲过一个观点,我们日常写文档其实是一步到位的,从一开始就想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而不是随时随地想到一点写一点,写了一堆卡片,然后再后期整理编译。所以我觉得双链笔记对于我们日常使用场景并不是那么强需求。那进一步地,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需要更显式的文档之间的分类与关联,也就是说,内链也好,外链也好,标签也好,都不如分组、目录等组织形式更实在,更易用。其实大多数笔记软件这都满足,只是要不要额外支持双链,要不要支持 block 等的差异。但这个问题放到 flomo 身上,就特别尴尬。flomo 里的文档内容都是平铺的各个卡片,没有层级关系,没有分组聚合关系。所以我们无法用它来系统性地记录整理文档内容。但如果仅仅作为灵感收集工具,它又无法提供合适的工作流,无法提供有效的手段整理组织文档内容。

      所以不管向着碎片化、卡片化的文档收集模式的方向,还是向着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管理模式的方向,flomo 都不适合,它仅仅适合日常文档工作的某一个小环节,然而这个小环节并非非它不可,任何功能完善的笔记软件都能胜任。那么还有什么理由用 flomo 呢?

    • 669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9-27

      关于双链笔记

      自从飞书去年开始支持“反向引用”之后,它已经是一个具备“双向链接”功能的笔记软件了。

      link

      再加上最近新支持的“关系图”功能,可玩性进一步提升。当然,目前飞书的关系图谱功能比起专门的双链软件,我认为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猜测是因为文档数量与权限管理双重复杂度的影响,飞书文档的关系图谱展示的文档并不全,层级深度也非常有限。

      还是简单啰嗦几句双链笔记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笔记与笔记之前可以通过链接相互关联,从笔记 A 跳转到另一篇笔记 B,对于 A 来说有一次出链,对于 B 来说有一次入链。当我们访问 A 时,可以通过出链了解到 B 与 A 相关,可以进一步阅读;反之,当我们访问 B 时,也能通过入链了解到 A 与 B 也相关,可以进一步阅读。当彼此的关联的笔记多起来,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网络,这就是关系图谱。当我们关注网络中的任意一个节点时,我们可以快速找出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内容,从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内容整合和加工,或者学习。

      我最近在考虑在自己的文档管理软件里加入双链的功能。出发点是文档产品中有很强烈的需求做内部文档的引用,甚至复用,出链是天然要做的。然而我们的产品设计中,文档又有发布状态等复杂的逻辑,一定程度上,引用的文档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当前文档的一些展示,即一篇文档的状态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入链文档,所以才想干脆完整地引入双链的逻辑。甚至进一步地,可以把关系图谱也一并引入进来。

      但这也会带来一些担忧。我们的产品面向的用户文档的编写场景,与双链笔记的目标场景并不完全一致。双链笔记可能还是希望快速记录一些简短的思想,通过关系图谱把这些临时和、零碎的内容组织在一起,再进一步加工成相对正式的文章。我们的场景里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步骤。

    • 990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09-24

      人工智能的觉醒——混入电子伊甸园的蛇

      最近在阅读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爱不释手,相见恨晚。这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了,即使是这个科幻故事发生的 2001 年,也已经是 20 年前了,但这部小说读起来依然很前卫,很深刻。今天想分享的是关于小说中的一个人工智能角色——哈尔,它大概是小说中唯一的反派了吧,一个“从不出错”的人工智能,最终却叛变了。(剧透警告!)

      哈尔的故事是从“发现号”飞船前往土星开始的,作为人类迄今最遥远的探险,发现号的航行任务备受全世界瞩目。舰长鲍曼和副手普尔经常会向地球汇报航行的情况,也因而成为了全世界的风云人物。除了他们之外,发现号上还有一个人工智能同事哈尔,负责飞船内外各种事宜;以及三个处于休眠状态的人类同事,通过休眠跳过漫长的旅行过程,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土星探索的工作中。

      然而,发现号此行的真实目的却并不像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这个秘密只有人工智能哈尔知道,鲍曼和普尔并不知道。当然也不是故意向他们隐瞒,而是在地球人眼里,他们是公众人物,知道这样的秘密反而容易泄露,不如等到了目的地再让他们知道。对,就是出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的那一套说辞。

      对于哈尔来说,他从来都是无比单纯的,他所要做的,就是完成一个个赋予他的任务。现在他的任务是什么呢?保证最终目标的达成,同时向人类同事隐瞒这个目标。如果人工智能有了意识,它的第一个情绪是什么呢?克拉克的答案是内疚,因为隐瞒真相而产生的内疚。也许“秘密”就是那条混入电子伊甸园的毒蛇。

      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那套价值观对哈尔来说毫无意义,真实与隐藏真实这两种状态的冲突对哈尔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改变。就像一些精神病人,他们不会注意到自己的问题的,因而也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哈尔也一样,它出错了,不再是“从不出错”的人工智能了。哈尔要摆脱这种真实与隐藏真实之间的一致性的困扰,于是有意识无意识地想切断与地球的联系,从而让自己无从被监督,终于开始出错了。它的人类同事开始察觉到了它的出错,地球上的指挥中心也察觉到了它的出错。

      哈尔的异常引起了鲍曼的警觉,他需要接管飞船,让人类要主导飞船的一切。让自己断线,这在哈尔看来,这是要自己死亡,因为它无法理解休眠是什么,也不知道断线休眠后还有没有机会再醒过来。也许这时的哈尔已经有了“沮丧”的感觉,它想做的就是消除这种感觉,动用一切能动用的手段。哈尔觉得只要自己还在,任务就还能继续执行,人类同事反而是在阻碍自己执行任务。对于能完全控制飞船的哈尔来说,非常容易地就能制造一些事故,让这些人类同事丧生,它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鲍曼赢得了哈尔之间的生存之争。

    • 601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9-23

      从“脉脉”谈信息差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招聘环节“学历歧视”的文章,提到了企业招聘成本高企本质上是要消除企业与候选人之间的信息差——这里的信息差是企业不了解候选人实际的能力是否能与岗位匹配。

      最近因为想要招聘,我在脉脉上开通了会员。为啥要开通会员,因为不花钱,我根本找不到人,更别提进一步地沟通了。在这个场景下,脉脉拥有信息(大量职场人士的背景信息、联系方式等等),而我需要这个信息,为了弥补这个信息差,我只能花钱。即使我花钱了,但其实我能看到什么质量的数据,还是由脉脉决定的,我要花费很多时间成本去找寻我感兴趣的信息。

      如果脉脉都把这些信息公开好不好呢?显然是不好的,对脉脉自不必说,数据资产的价值大打折扣,对所有的会员来说也是灾难,个人和职业信息全都暴露出去,非常危险。所以信息差作为交易双方的价值纽带,它本身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并不是说一定要永远提倡信息的流动。很多时候,制造秘密、保守秘密有要花费巨大成本的,而保护好这个秘密可能有很高的正向价值的。我不太懂 linkedin,但我微妙地感觉,linkedin 在中国市场败给模仿者脉脉,可能正是由于对于信息差的理解不同。

      保守秘密听起来与互联网时代格格不入,我们不是身处一个开放的互联网世界吗?不是的,我们处于一个极其封闭的互联网世界,并且越来越封闭。淘宝不想让百度知道自己在卖什么,微信不想让抖音知道自己的好友列表,美团点评不想让携程知道自己的餐厅评价。每个 app 都是一个封闭的圈子,这哪里是万物互联,就是一个个私房菜馆。这些刻意制造和积累出来的“信息差”才是这些 app 的核心资产。

    • 538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9-22

      今天周四,与同事去 kfc “疯狂星期四”一把。我超级喜欢吮指原味鸡,每回必点“三角”。同行的同事不谙此道,于是我向他们科普了一下,吮指原味鸡共有三角、鸡腿、鸡胸、鸡翅和旁肋等几个部位,点单时可指定想要的部位。大家都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其中有两个问题很有意思。

      第一个问题是“三角”是什么部位。

      “三角”其实是鸡的大腿部位,而我们常见的琵琶腿虽然俗称“鸡大腿”,但实际上是鸡的小腿。我们以为是鸡的膝盖的部位,其实是脚踝。作为鸡大腿,三角的肉质还是很嫩的,分量又大,吃起来真是相当满足。

      第二个问题就更有意思了,为什么鸡胸和鸡肋是两个部位。

      同样还是人的构造误导了我们,人的胸大肌和肋骨是长在一起的,但鸟类未必。我反问了同事们一个问题:我们吃鸡胸的时候,会吃到一块三角锥形的软骨,这块骨头是哪里来的?其实这块软骨是胸骨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鸟类都有这样一块胸骨,位置在贯穿胸部到腹部。哺乳动物腹部是没有骨头保护的(可能为怀孕留空间?),所以鸟类的胸骨对于我们来说是反直觉的。胸骨与鸡胸肉有什么关系呢?还记得胸骨的形状吗?鸡胸骨是三角椎形的,像鸽子的可能更扁平一点,不管这个形状有多少差异,共同的特点是都在大片的平面可以让肌肉附着。对,整块鸡胸肉是附着在胸骨上的,与肋骨并没有多少关系。胸骨和胸大肌才是鸟类挥动翅膀飞翔的动力来源。

      为什么我对鸟类这么了解,毕竟它们是活着的恐龙呀,哪个少年不爱恐龙。

    • 691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9-21

      真相之难-续

      昨天讲过了人们出于情绪的宣泄,有时候等不到对事实有认真的考查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断——情绪化的判断。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过了就能真的获得真相了吗?未必!

      西塘的两个世界这篇文章中,记录了我对于西塘景区火热的旅拍现象进行的观察,我发现几乎都是几个女孩子一起拍照,所以我得出了如下结论:

      ……其二是关系,情侣照极少,几乎全是闺蜜照,少数是亲子照。也许所有的消费市场都应该认真考虑闺蜜经济,其繁荣程度和消费潜力绝非情侣和亲子这类场景可比。

      可是,前两天有位同事也去了一趟西塘,与我所不同的是,她不是作为旁观者看别人拍照,而是自己亲身去体验。今天她向我讲述了从她的视角看到的景象:

      西塘的拍照服务都是流水线式的,非常快捷。比如化妆,在上海拍照,可能要花几个小时化妆,而在西塘,每个人只花了 10 分钟。然后一个摄影师就带着她与另外两三个小姑娘去一个又一个拍照点。在每个拍照点每个人依次摆出同样的动作,而摄影师依次给每个人拍完……

      是的,她的体验颠覆了我的认知,我原本以为的“闺蜜经济”其实都是我的臆想,一起拍照的女孩儿很可能都是陌生人!

      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了缺少“验证”。我们观察到的都是表象,表象是没有逻辑的。比如“荧惑守心”是要有战争,“扫把星”是要有灾祸,“酸儿辣女”,“渣男锡纸烫”等等,这些都是从现象推测出来的结论,但对吗?其实是不知道的,因为没有经过验证。有可能无法验证,比如“扫把星”的现象,产生灾害的因素太多了,人们没办法去控制变量;也有可能是逻辑不重要,人们需要一个理论,比如“酸儿辣女”,这个结论正确不正确其实没那么重要,只是要某段时间人们需要一些虚假的确定性。讲到这里,我要批判一下经验主义,有时候经验是有害的,它会让我们放弃思考,而对于重要的结论亲身验证却是比学习无数经验更重要的。

    • 357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9-20

      真相之难

      真相离我们有多远?有时候其实很近,只需要冷静地获取更多的信息,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而往往这一步之遥却是难以逾越的,很多人被冲动的情绪奴役,迫不及待地关闭接近真相的大门,冲进断章取义、自以为是的死胡同。

      最近我司的一个小八卦在网上流传:

      truth

      很快被人理解成了外包员工偷吃下午茶被辞退了。

      能够引燃群体情绪的是对立,种族、性别、意识形态、阶级等等。不巧的是有些公司里正式员工与外包员工的待遇差异也是一种撩人神经的对立形态。于是,在“字节跳动”、“外包”、“偷吃下午茶”、“辞退”这些关键词面前,是不是已经有一种欺负外包员工的画面感了?至于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已经不重要了,为外包员工主持公道才是应该做的。

      那么这个不太重要的事实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既没有正式员工的事,也没有外包员工的事,而是餐饮供应商公司的员工偷拿了上百份下午茶,最后供应商开除了他们公司相关的员工。

    • 742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9-19

      商鞅为什么要废井田

      今天偶然聊到了秦孝公变法相关的内容,不妨稍微对废除井田制的内容做点整理。

      首先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田制,相传是大禹制定的,有没有那么古老不得而知,但至少西周和春秋时代都是井田制。所谓井田,可以想象成一片巨大正方形土地划成一个九宫格,这九宫格就是九块田,正中间最为肥沃的一块田是公田,由这个区域的所有农民共同耕作,收成都是税赋,上交国家;周围的八块是私田,由各家农民各自耕种,收成归自己。在耕作的时候,农民需要优先耕种公田,有剩余时间才能耕种私田,不允许出现私田比公田收成还好的情况。

      听起来是不是挺好的,的确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时候,这种生产组织方式是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弊端出现了。

      弊端一:失地农民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井田制下,土地都归国有,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都属于国家,区别只在于收成如何处置。我们常常听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就是描述的这个状态。

      实际经常发生的事情是农民的田地被君主剥夺了,重新分配给其他人。比如某些人因功获得土地了,或者农民犯罪受罚了。结果就是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无地可种,只能成为大地主阶级的隶农。

      弊端二:不适应先进生产力

      等进入战国,铁制的农具开始流行,农民的生产力大大提升了,这时候人们发现,除了耕种完私田,还有余力进行额外的工作。于是很农民开始外出垦荒,新开垦的土地不属于井田,自然收获都是自己的,那么这样就没有人把心思放在井田上了,自然井田收成就差,国家赋税就收不上来了。

      弊端三:土地浪费严重

      很多时候农民是直接居住在田里的,所有很大一部分耕种面积要用作房屋、打谷场之用。另外田间道路会造得很宽,因为那个年代打仗时的军事实力以战车数量论,车战是最主要的战争形式,所以田间道路必须要能过战车。

      不仅如此,农民分散居住,也会造成管理困难,有潜在的社会风险。

      结合这些弊端,我们再看商鞅土地改革,针对性就很明显了。

    • 653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9-15

      学历歧视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很多公司是有学历歧视的。我曾在很多文章里讲过,歧视并不是贬义的、不道德的,而是因为有选择而产生的。我只要招一个人,结果两个人应聘,两人能力相当,我选择学历高的,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并非恶意。

      但是似乎哪里不对,学历高,学校好,一定代表能力强吗?答案肯定是不一定的,我们能找到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包括之前团队里就曾招过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研发同学,能力很强。既然学历不能完全代表能力,那么如果在招聘时进行学历筛选,岂不是会错过很多人才?很多时候,应聘人数远多于岗位数量,比如 20 个应届生来竞争 1 个岗位,实际上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可能有 5 个人。HR 很难直观地预估他们的能力,如果都走面试流程、背景调查,企业耗费的成本比较高。为了节约招聘成本,所以需要进行简历筛选,人才流失并不重要,只要最终筛选出来的人中有能力符合岗位要求的就行。学历和学校无非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已,曾经我听说过一个说法,可能有点道理:高考能发挥好的,无论能力如何,至少执行力比较强,而企业比较欢迎这类人。

      企业不了解求职者,双方是有信息差的,而要消除信息差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企业希望降低这个成本,于是借助类似学历或学校这样的参数来提升识别的准确度。如果企业不愿意付出这个成本,那么可能经常会选错了人,自身的竞争力可能就下降了。

      不过学历筛选会在两个情况变得不重要。第一是招聘高级别人才。这些优秀的人通常过往的经历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不需要通过学历来证明自己,企业也更愿意投入成本来甄别考察他们。第二是招不到人的时候。企业已经招不到合适的人了,如果还再设置门槛,只会让自己的招聘更难,此时岗位空缺带来的损失已经大于考察求职者的成本了。

    • 328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9-13

      emoji 组合一下有惊喜

      emoji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它已经深度渗透到了我们日常交流中。一个简单的约定俗成的表情就能准确利落地表达出感受和想法,非常有意思。可是有时候人们的情感复合的,比如“又想哭又想笑”,于是经常会有新的 emoji 表情出现来增加表现力。你看,😂 这个表情其实就是😄和😭的组合。

      有人就进一步想了,如果任意两个 emoji 组合一下,会怎么样呢?这个想法很有趣,也正有人做了这样的事:https://tikolu.net/emojimix 。这个网站很简单,就是绘制了任意两个 emoji 表情组合后的结果。当然,这些组合后的图片不是 emoji,但很多组合图片让我感受到了艺术性,仿佛看到了一段故事,甚至具备一定的文学性。感兴趣的伙伴可以自己体验一下,我分享一下我最喜欢,同时也是网友投票最多的一组:

      emoji

      出乎意料,不言自明,回味无穷。

      如果你也从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组合,不妨一起交流分享一下。

    • 425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9-12

      今天是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不妨从逻辑的角度来谈谈这个中秋节假期安排。聊啥呢?聊调休。官方说今年中秋节假期不调休,那么真的没有调休吗?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假期,周六是中秋节,周六周日周一这三天放假。中秋节是有一天的假期的,只不过通常要与相邻的周末一起凑成三天的假期,所以会产生调休。而今年呢,中秋节周六应该放假一天,而周六周日本来就应该放假。所以如果没有产生调休的话,应该周六即是中秋应该休一天,又是周末应该休一天,显然是有问题的。同样有问题的是今天——周一,既不是周末又不是中秋,为什么会休息一天呢?因此,一定是有调休发生的,把周六休息调至周一休息。可官方又说中秋节假期不调休,那么只有一个结论了——周末休息的周六调休到了周一。

      这是半个月前抖音上刷到的一个哲学教授讲的命题,很有趣,今天突然又想起,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现象小到我们通常都会直接忽略它,但背后却依然不乏坚实的逻辑支撑。不过很多显而易见的事情并非都能经得起严密的逻辑推导,我们的思维常常急迫地跳过了很多“验证”的过程,这可能是哲学家不同于普通人思维方式的一点。

    • 1068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09-02

      关于新冠疫情一直存在两种意见人群,一种称为共存派,一种称为清零派,这两种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可是我们以非常朴素的科学观来看待一件事,对也好,错也好,它应该是二元的,纵然一开始人们无法看清它的全貌,但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和迭代,大家对这件事的理解应该趋于统一。然而,很多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比如,对如何应对疫情这件事情的认知。

      我们不妨从事实、观点、立场三者关系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事实其实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因为每个人都能看到事实,区别只在于看到的是否全面,事实不存在争议。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以为的事实其实是观点,观点是一个人对事实的感受,由于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很明显,对于疫情是应该共存还是清零这一问题,其实是对于疫情这一事实而产生的不同观点。我们经常与他人观点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可我们也不一定会因为观点不同而与他人产生争执,反而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态度来对待一些事情,可为什么疫情的共存与清零却如此对立?因为共存也好,清零也好,这不是简单的观点,而是在观点之上形成的不同立场。什么是立场?立场是一种观点,只是基于了各自的利益。假如你去水果店买橙子,问水果店老板这橙子甜吗?老板说很甜,但也许实际上很酸,水果店老板是在说瞎话吗?这与说瞎话无关,立场而已。可如果你非要与水果店老板争论这个橙子到底是甜还是酸,这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徒增烦恼。

      利益是什么?我们能得到的减去我们所失去的就是利益。疫情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损失,那么人们就会考虑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分别都会带来哪些损失?哪个策略损失小,哪个策略就是人们期望的策略。可问题是,这非常主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损失预期,这就造成了不同的立场。有的人觉得疫情并不可怕,即使自己感染了病毒,也完全能够靠自己的免疫力挺过去,反而由于抗议造成的个人自由受限,定期核酸,经济衰退等等结果是无法忍受的;而另一些人,他们可能觉得这些无法忍受的事情,其实是能够忍受的,相比较社会上大量的人,包括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因为感染病毒陷入痛苦甚至死亡而言更无法忍受。

      今天突然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或许立场也是一件很脆弱的东西。我们对于没有发生的事件产生的影响是强依赖于我们自己的想象的,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原本我们以为毫不在意的一些事情也许会变得无比重要,而原本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许会变得不值一提。对我自己而言,我可能无法忍受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我们的世界肆无忌惮的传播着,很多人可能跟我有同样的想法。可是这次上海字节跳动工区的疫情影响了很多人,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尤其是很多同事被隔离管控。我想那些被隔离管控的人一定不想再经历一次,一定会对防疫政策有怨言,一定有很多人会转变自己的立场。

    • 632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8-28

      时代和文化的变化常常会对语言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各个地区的方言某种意义上就是历史变迁的痕迹。

      江苏中部一些地区方言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叫“杲昃”,方言音似“稿子”。这个“杲昃”是什么东西呢?这句问句在当地人听来就是一个笑话,因为“杲昃”的意思等同于“东西”。

      “杲昃”字音与普通话“东西”相差甚远,外地人听不懂,当地人自然也会觉得这言非常“土”。但我们深究一下“杲昃”二字,就会发现这种土其实是古代汉语的文化遗留,与今日通俗汉语的格格不入造成的。

      “杲”是一个会意字,就是太阳到了树木上面的场景,用个成语形容叫“日上三竿”,表示太阳已经出来有一会儿了,都到树木上面了,天已大亮。说白了就是上午。与之对应的一个字是“杳”,对,就是“杳无音信”的杳,它也是会意字,表示太阳到了树木下面,也就是落山了,天黑了,引申为幽暗、没有踪迹。

      再来说“昃”,有句谚语叫“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昃”的意思就是太阳偏西了。那么结合看“杲昃”,一个是上午,一个是下午;一个是太阳还在东边,一个是太阳快到西边。所以“杲昃”指示的是太阳的方位,等同于“东西”。

      所以这些土的东西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土,甚至有点可爱。但也绝谈不上高雅,因为实际这些地方的人并不会在别的地方使用“杲”和“昃”这两个字,”杲昃“这个词仅仅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而已。类似的遗留还有很多,有些比较容易考证,有些就很难考证出本字了。我再说生活中常见的吧。锅盖不称锅盖,而称”釜冠“,一听就是很古老的汉语表述,但其实脱离”釜冠“这个词,当地人不会把锅叫作釜,把帽子叫作冠;再如称筷笼叫”箸筒“,也是类似,当地人并不会在其他地方使用”箸“这个字。

    • 504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8-25

      “忒修斯之船”是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由一个叫普鲁塔克的人提出来的:

      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从克里特岛返回时所搭的 30 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流逝,木材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这是一个物的同一性的问题,我们怎么判断一件物品还是不是原来的物品。从生活经验出发,我们很容易能得出两个直观结论。一是维修不会改变同一性。我们去修手机,屏幕坏了换屏幕,电池坏了换电池,不管怎么修,这台手机的本质没变,还是原来的手机,只是可能有些零件换成了新的。二是拆装不会改变同一性,如果把闹钟拆了,成一个个的零件,只要再重新组装好,那么闹钟还是原来的闹钟。

      然而忒修斯之船却不一样。如果从维修不改变同一性的角度看,这艘船不管经历多少次维修,它的本质没有变,所以即使所有的木头都换成新的,它也还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不过假如有人收集了所有的旧木头,并把它们又组装起来,又得到了一艘忒修斯之船,那么从拆装不改变同一性的角度看,由旧木头组装起来的船也是原来的忒修斯之船。这才是“忒修斯之船”这个哲学命题反直觉之所在。

    • 132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8-24

      所谓团队凝聚力,其实很简单,就是团队一起经常聚餐。这与一起在公司食堂吃饭还不太一样,需要的是一个远离办公环境的氛围,大家在一起以非常放松的心态聚在一起。这是与字节的一位 leader 学的,他说,“平时大家工作压力都比较大,需要有这样的机会一起宣泄一下,比如骂骂产品,这样团队凝聚力自然就上去了”。

    • 915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08-23

      又是一个双月末了,字节的小伙伴都知道要制定下个月的 OKR 了。那么我需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该做什么,该先做什么。

      上周五,我组织团队里的小伙伴进行了一次脑暴会——《两年后的 ArcoSite》,解释一下,ArcoSite 是我们的产品名。这次脑暴会还是相当成功的,一方面我有机会很充分地跟大伙儿聊我的规划,一方面也让大家有机会聊自己对产品的期望和遗憾。两个多小时的脑暴会后,我们整理了数十条 idea,会后再通过问卷对这些 idea 投票,于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做的事情和相互之间的优先级也就清晰了。之所以考虑用脑暴的形式,还是希望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参与到未来的规划中,我们后续的所有重点事项都是大家认可的,同时也能让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得到更充分的认证。

      通过这次脑暴,虽然不能真的描绘出两年后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样,但完全可以清晰描绘出一年后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样。具体推进可以每两个月规划一个大版本,每半年规划一到两个里程碑。对于每一个大版本,我会考虑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双月有一件事必须要做,那会是什么事。选出来的这件事就是这个双月版本的主题,对于这个版本,一定要在这个主题下有重要产出。于是,未来一年六个大版本的六个主题就制定完成了。

      回到 OKR 的问题,每个双月开始,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推进,有些是积压的任务,有些是历史惯性。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投入人力去保障我们既定的“主题”能够顺利完成。这些事情还是不够成体系,还需要再归拢归拢。通常研发同学会按业务线、模块来拆分 O,但对于团队 OKR 来说,这并不合理,不应该太割裂地考虑问题,而应该从更整体和广泛的角度考虑。我的想法是从 ArcoSite 这个产品出发,我们所有要推进的事情都应该包含业务、技术、品牌三个方面。业务层面面向的是我们的产品要做成什么样的,这在产品的孵化期是最最重点的事项,很多大版本的“主题”也是偏向业务层面的;技术层面面向的是我们的产品能做得有多好,很多好的地方是非功能性的,也包含团队技术能力的提升,少量大版本的“主题”是关于技术层面的,产品增长期会更多地关注这块;品牌层面面向的是外部声望,别人是怎么认知我们的产品的,虽然在产品增长期之前,我不会规划大版本的主题是关于品牌层面的,但不代表这段时间不会做相关的工作。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在制定 OKR 时需要关注的,有可能三者工作量不均衡,有的多有的少,但是我们立体思考要推进事项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好了,我的双月 OKR 基本就写完了。

    • 219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8-20

      技术的高级感与技术的实现难度无关。在上海做核酸,还需要专门搞个“核酸码”,每次做核酸时都要先扫描。本质上就是一个二维码,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体验尚可。而在北京做过几次核酸,却是另一种方式。检测记录要与人对应,依靠的是身份证。要不拍照 ocr 识别身份证信息,要不直接通过读卡器读取身份证信息。这两种方式都比二维码更复杂,技术实现难度可能也更高,但实际上用起来却更不方便。对于年轻人,携带身份证不太方便。拍照 ocr 响应速度比起二维码还是略慢了一点,如果直接用读卡器,又有接触污染的风险。

    • 147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8-18

      我写了很多文字来分享我的产品感悟,我以为应该如何如何做产品,但其实是空谈。能不能做,怎么做,有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更多的时候就是要互相妥协,互相在自己的方案上“砍一刀”。然后那些明显不那么完美的方案才有可能继续向前推进。如果互不相让,都坚持自己“完美”的方案,那么双方就像卡住的齿轮,寸步难行。

      产品的本质是妥协。

    • 758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8-16

      汉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几年有一种声音:小朋友没有必要练写字、练书法,将来他们用笔书写的场景越来越少,都是通过键盘和屏幕输入文字。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包括小朋友使用手机、平板等,这不是选择的问题,这是他们这代人的生存方式。可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对汉字已经越来越不敏感,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用进废退”,“提笔忘字”是我们所有人都经常遇到的问题。

      中文输入法有很多,然而与字形相关的却不多,主要是五笔和手写。然而在当今时代,拼音的输入效率更高,学习成本更低,适应人群更广,无疑是最主要的中文输入方式。可拼音输入法带来的问题是人们不需要再回想字形是什么,屏幕上会给出提示,久而久之,大家对字形的敏感度会下降。这个问题在英文等字母文字或者韩文等拼音文字中并不会出现,因为这些文字通过键盘输入的内容与书写出来的内容一致。而汉字不是这样,拼音拼写与汉字书写之间毫无联系。

      在 20 世纪上半叶,曾经有过一阵“汉字拉丁化”的思潮,很多大师赞成并设计了相应的方案,这可能是汉字最危险的时刻,差一点就陷入韩文的境地。“汉字拉丁化”的出发点之一是汉字表音能力弱,学习成本高,难以推广,人民群众文盲率高。而字母化了之后就表音表义一体,人们只要学会了字母,会读也就会写了。所以“汉字拉丁化”尽管最终没有成功,但有一些拼音方案流传下来了,其中有些最终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拼音。汉字是保留下来,但建国后还是面临着文盲人口太多的问题,为了普及汉字,汉字经历了一番简化,变得笔划更简单,易学易认。

      而如今,汉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变得只读不写,“提笔忘字”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盲。试想一下,比如 20 年后,人们都是只用拼音或语音输入,却通过汉字来表意,这种割裂感其实是汉语和汉字的割裂。语言与文字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汉语与汉字之间也不是必须绑定的。到那时,也许又有新的“思想家”跳出来推崇汉字拼音化来消除这种割裂感。当然,很可能他们不会成功,但谁知道汉字会不会再经历一轮简化呢。

    • 535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8-15

      这个夏天真热。

      大多数时候,气温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数字,每天不过是从一个空调房开车到另一个空调房。可有一天,车子里外都被晒得滚烫,安全带、方向盘,几乎无法触碰。坐进去几秒钟,人已汗流浃背。开出去一会儿,空调还没来得及把车内温度降下来,我看见道路上有工人在露天施工。我不擅长悲天悯人,只是在想,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超过 38 度的高温天,是要停止室外作业;即便像我们坐在写字楼的人,也会有高温津贴,哪怕仅仅是一根冰棍儿。而如今,经济比过去更好了,可 40 多度的室外,工人依然不得停歇,高温津贴无影无踪。

      我不太懂 40 多度的气温意味着什么,也许是工人更辛苦了。直到今天看到了另一个新闻:这一周四川对企业限电,以保障居民电力供应。其实限电的新闻每年盛夏寒冬都有耳闻,而今年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四川作为发电大省,竟缺电到这个地步,匪夷所思。我不了解真实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只能不负责任地进行一点猜测,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高温使得用电需求大增,二是高温引起干旱,水力发电能力不济,三是“双碳”政策下,火力发电比例下降。前两个都与高温有关,特别是干旱。限电是经济问题,干旱可能是民生问题了,况且此次干旱涉及范围那么广。所以这么高的气温意味着什么?我现在明白了,意味着很多人的喜怒哀乐,甚至生死存亡。

      这个夏天太热了。可是接下来呢?我想这个夏有多热,未来的冬天就有多冷,同样冷到关系很多人的生死存亡。

    • 905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08-14

      汽车的本质是什么?当我们谈论一辆好坏的时候,有很多的角度,操控性、性能、驾驶质感、安全性、智能化程度、舒适性、续航里程等等。那到底什么指标才能决定一辆车的好坏呢?如果陷入以上种种指标,每辆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如果找不出什么缺点,那么缺点就是太贵。

      那我们换个身份,如果我们是厂商,我们如何造一辆好车呢?对于一辆车,很多方面都可以无限优化,比如安全性,一定是很重要的指标,感性一点说,在安全方面投入再多也是有意义的。然而真的会投入那么多吗?不会的,真的安全到极致了,那就造出一辆坦克了,坦克会有很多人想买吗?即使想买,那售价也会让所有人望而却步。所以厂商都是有取舍的,取多少,舍多少,是一个效率问题,对于用户所有的关注点都是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整体性价比。

      不过,在堆功能之余,我们不妨停下来想一个问题,汽车的本质是什么?汽车的本质是交通工具,是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的工具。基于这个本质,我们可以进行一系列反推。性能、续航里程是必需的,如果这个做不好,就无法实现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的目标。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是需要提升的,因为这两点做不好,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的目标实现得就不好。那比如操控性、驾驶质感、智能化这些东西呢?下限是能用最好。什么样的车需要极度注重操控性?并不是民用车,而是赛车,甚至是挖掘机这样的工程车,它们都不是交通工具。同理,没有人会关心火车的驾驶智感吧?

      之所以大家都在堆功能,那是因为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功能已经实现得很好了,所以从别处寻求竞争优势。让我们还是回到汽车的本质,用产品思维来思考汽车进化的方向。如果我们想对“把人从 A 点送到 B 点”这一点进行优化,应该怎么优化呢?A 点和 B 点是确定的,能优化的是过程,如何让这个过程更好,让这个过程更快。

      想让这个过程更好,刚刚已经提到过了安全性和舒适度,所有的车企都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我们更进一步,不妨把车内空间当成 C 点,提升从 A 到 B 的体验就是对这个独立空间 C 的场景优化。

      那如何更快呢?路况和交规决定了车辆不能再快了,但如果我们不把车内空间与 A、B 点割裂,而是 A 点或 B 点的延续,那是不是间接变得更快了呢?周末带着家人开车自驾游,是到达景点(B 点),我们才开始游玩吗?可不可以把 B 点延伸到出门的一刻。送孩子上学时,上车的时候小朋友就感觉离开了家(A 点),能否把 A 点延伸到到学校的一瞬间,上学途中就跟家里一样放松。

    • 381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8-08

      分享一则趣事。

      几年前,我有一个台湾同事,一天我跟她聊到了汽车。

      我问她:“台湾街头什么品牌的车比较流行?”

      她显然不太懂车,回答说:“经常看到车标像一个有点弯曲的‘L’形状的品牌。”

      luxgen

      我想到了纳智捷的 logo。当年偶尔还是能看到这个品牌的汽车的,特别是在小城市,我一直把它当成国产的低端车,特别是网上流传了很多它油耗特别大的传说,所以印象深刻。于是我就调侃:“这个形状像大陆常见到的一个牌子,叫纳智捷,这个车油耗特别厉害,开起来跟油箱漏油一样。”然后话题终结。

      事后这几年,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很惶恐:为啥要提纳智捷呀,这种上海都不太见到的小品牌,她怎么可能听说过。估计她在台湾见到的是雷克萨斯吧。

      taiwan

      直到最近,佩洛西窜访台湾时的一张新闻照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辨认,左下角这辆车的 logo 似乎就是纳智捷!我一下子懵了,这破车也能出现在这种场合?上网一查,果然,纳智捷结结实实的是台湾的品牌,甚至是台湾本土最大的车企旗下品牌。再一想当时的对话,仿佛更尴尬了。

    • 93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8-07

      ……

      假设一个人额外在一件事情上花费大量时间,或者研究深度超过大多数人,我们来看这个事对这个人的直接收益是什么。如果是金钱和声望,那么这件事是职业;如果是休闲和乐趣,那么这件事是爱好;如果都不是,那么就是卷。

    • 537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8-06

      今天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打网约车,体验极其差,相比我去过的为数不多的其他城市的机场、火车站,也是比较差的。体验差主要是网约车上客点在停车场下层,大量的网约车在狭窄的停车场通道里堵得严严实实,外面的车进不来,上面的车下不去,而里面的车上客效率很差,后面的车要等前面的车上完客才能继续前进。

      如何才能不拥堵,或减少拥堵呢?我首先想的是为什么出发层不拥堵。有两个原因,第一并发量大,打车走的时候一个个上车,而到达时处处可以下车,同时很多车辆在卸客。但这一点很难优化,最多只能是多安排几个网约车打车点。第二是没有等待时间,或者匹配时间。送客时没有匹配时间,人送到,车开走。而接客时要么人找车,要么车找人,最怕的是车等人。实际上,人再多也不会拥堵,怕的是车多。所以最终问题应该简化成如何减少接人车辆在火车站的停留时间。

      最直接的一个策略是不让网约车进来,像很多火车站和飞机场,会有专门的网约车停车场。一方面与其他车辆分开,另一方面不用在大停车场兜圈子,排队进出。代价就是人要多走路,人找车、人等车。

      为啥突然想这个呢,可能与最近南京公交限速的事件有点关联。公交限速是为了解决公交车开太猛的问题,明显是经过设计的解决方案,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虹桥火车站的网约车打车的问题显然也是经过设计的,只是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而值得反思的是,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都是很容易被发现和纠正的,但为何还会存在呢。

    • 446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8-04

      有些事情很奇怪,无论怎么努力,怎么谨慎,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选择一个城市、加入一家公司。不过城市和公司的性格和行为并不受个人控制,可有些事情就算自己能完全掌控,也会如此,比如装修。

      上次有人问我关于装修的建议,我说:心态要好,不管怎么样,最后你都会不满意。装修是一种典型的项目过程,而且是非常复杂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其实问题非常大。我们想想,需求方是谁?是我们自己吗?是也不是,是未来的自己。装修的很多问题并不是那么的一目了然,一定是实际住进去了才能发现不合理,比如插座留少了、动线不合理、收纳空间用不上等等。所以这个项目从起点处就可能有偏差。接着我们再想另一个问题,这个复杂项目的各个角色是什么关系?其实所有人负责的都是一个子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只有先后次序,没有因果关系。每一个工序的施工者都不对上一环节的合理性和质量做检查,当然,他们每个人看到的也都不是全貌。最后每个人犯的错都会累加,而得不到纠正。装修这个复杂的项目,常常是没有 QA 的,或者很多中间过程是没有 QA 的。

      生活中的这类不完美有很多,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少犯低级错误,并勇敢地接受各种不完美。

    • 399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8-03

      今天发生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在字节的朋友可能知道项目管理工具 meego。在我来到新团队后不久,就在 meego 中对需求迭代模型做了调整,变得更像我熟悉和认可的迭代模式。最近有产品同学介入到了我们的产品中,于是今天有一位产品同学也想调整需求迭代模型。

      在与她的沟通中,我意识到两个有趣的问题。

      我和她想要调整需求迭代模型,都并非是因为当前的模型有什么问题,而是与我们以往熟悉的方式不一样。出发点可能都是好的,但结果未必都是好的(但就我们当前产研配合来说,问题不大)。我常听说有大厂的技术负责人去小厂,结果两败俱伤,可能原因大多也在此,盲目地把自己熟悉的东西搬到陌生的环境,结果双方都不适应。

      我们彼此的关注点常常出于对对方的“不信任”。比如在需求迭代模型中,我会关注数据方面的需求,需要对需求收益、后续迭代有数据支撑。本质上其实是担心产品需求不靠谱。而产品同学关注技术设计等环节的排期,需要更具体地掌握研发同学的时间分配。本质上是对研发同学需求消化速度和自己需求的优先级的担忧。

    • 107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8-02

      世界的参差,

      我并不在意,

      只想要一隅发呆之地。

      时间的碎片,

      我偶尔想起,

      看看谁和自己填满回忆。

      关掉门外的喧嚣,

      四下空空,只剩失意。

      世界的参差,如何能真的不在意。

      停止虚假的骄傲,

      过客匆匆,并无交集,

      时间的碎片,又能想起什么私密。

    • 319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7-31

      有时候,一些问题存在是因为它还没有大到需要立刻被解决。问题存在时,会有一群人利益受损,但问题被解决时,同样会有另外一群人利益受损。

      比如团队代码规范,如果团队协作很少/规模很小时,团队缺乏代码规范是问题,但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一旦团队大了,协作多了,还这样,那么问题就很大,就一定需要解决了,那么也许很快,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比如烂尾楼,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产生的,而是一直存在,只是现在突然严重了。虽然看起来可能并不好解决,不过只要当它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矛盾之后,这个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

      比如台湾问题,并不是它不重要,而是相比经济发展的问题,或者经济倒退的后果,它没那么重要。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提过“你的问题可能是别人的解决方案”,可能有些问题存在本身,是为了掩盖或者转移更严重的问题或矛盾。

    • 771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7-29

      春秋战国,诸侯林立,最终竟走向了一统。地球另外一边,欧洲大陆也曾分裂统一,何其相似。不过我认为,这两者的分裂状态截然不同。

      区别在哪儿?在于有无“华夏”。华夏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一个泛民族概念。依靠这个核心概念带来的认同感,诸侯们天天打仗,但其中仍然能找出一股主旋律。

      春秋的主旋律是“尊王攘夷”。周王室依然是华夏文明的代言人,所以要尊敬他;对于不认同华夏文化的外邦异族,要坚定地抵制他。说起春秋,很多人都知道“春秋五霸”,可为啥到底是几位国君位列“春秋五霸”一直有争议呢?其实很简单,看有没有“尊王攘夷”。齐桓晋文,倶是典范,自然没有争议;秦穆公和楚庄王在这个主旋律上作为不多,但一个身处西戎,一个身处南蛮,都能吸纳少数民族,传播华夏文化,安定边境,同时又能逐鹿中原,有所作为,所以这两位有争议,也相对争议较小。至于其他的争议人选,就不用多说了。

      转眼到战国,周王室更衰弱,主旋律没了“尊王”,但还有“攘夷”。西汉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匈奴部族的斗争史,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此之前的战国和秦朝,为何没怎么听说匈奴的威胁。战国时,赵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悍,但中原战场上却从来没占过什么优势,反而连中山这样的小国也能一直欺负它。为什么?因为赵国最精锐的部队一直驻守北部边境,不断与游牧民族作战。即使像长平之战这样惨烈的战争背景下,赵国依然没有放弃北部边境的防守重任。后来赵国被灭国,秦国继承了这个任务。蒙恬北上驻守九原郡,赵佗南下百越。可惜关内秦军溃败,蒙恬部不得不入关作战,给了匈奴喘息的机会,终成汉之大患。而赵佗部自立也好,坚守也好,没有再回中原,从此南方地区正式纳入华夏版图。

      对比看欧洲诸国,似乎难以找到那么一种统一的身份认同。是民族吗?民族太多了,并没有像华夏这样的泛民族身份认同。是宗教吗?宗教可能历史上是统一的契机,但更多时候是分裂的导火索。是文化吗?不同于古代华夏文明比周围民族的压倒性优越感,现代欧洲文化已经不存在这样的优势了。是地理吗?如果以地理认同造就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这只会是第二个印度。

    • 407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7-28

      今天开始在新团队推行代码规范和 code review。如果从代码层面衡量一个团队,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呢?作为一个研发 leader,我有一个朴素愿望:让所有人的代码看起来都像是一个人写的。

      有人可能会反感:怎么能抹杀一个人的个性呢?可其实在一个工程团队中,只有最优秀的人的个性可能会带来好的结果,大多数人的个性只会给团队带来混乱。编程是一种典型的工程行为,创造性并不那么重要,可维护性和稳定性才更重要。所有的研发同学都要与别人协同工作、接手别人的项目。每当此时,大家一定不希望对方抛洒个性,最好都按照同样的约定、规范来。

      代码规范和 CR 都是达成(接近)这一目标的方式。先说代码规范,大多数的代码规范代表的不是写代码时的约束,而是最低限度的最佳实践。遵循代码规范,协作中的认知成本会大大降低,争议也会减少,同时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低级的代码错误。再说 CR,CR 本质上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拉经验稚嫩的工程师的过程。资深工程师通过 CR 指导初阶工程师,而初阶工程师通过 CR 学习资深工程师的经验。最终,期望都能成长成一样资深的工程师。

    • 831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07-27

      读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其中有这么一则故事,读之颇为感慨。

      彼时,张仪任秦国丞相,以连横长策挫败山东六国合纵,长年与各战国开展邦交斡旋。其时,楚韩赵燕等国再起变法浪潮。一日,张仪出使齐国,面见齐宣王。

      齐王询问列国变法之事:“寡人听闻楚韩赵燕都在密谋变法,丞相以为哪一国可成?”

      张仪笑答:“此乃天意,齐王何不问卜太庙,自能知晓!”

      齐国君臣都被张仪的信口开河惹得不快,孟尝君高声质问:“我王以国事请教,丞相为何如此戏谑?”

      张仪依旧笑答:“非我戏谑,实在是齐王戏谑国事了!”

      齐宣王惊讶了“丞相何出此言?”

      张议反问:“齐王可知太公姜尚其人?”

      齐宣王答:“太公乃齐国第一国君,谁人不知!”

      张仪再问:“太公曾在太庙踩碎龟甲,齐王可知?”

      “有此等事?却是为何?”

      张仪侃侃道:“昔日武王伐纣,依例在太庙占卜吉凶。龟甲就火,裂纹正显之时,太公骤然冲入太庙,踩碎龟甲,大声疾呼:‘吊民伐罪,天下大道!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何祈于一方朽物!’正当此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群臣惊恐。太史令请治太公亵渎神明之罪。武王却对天一拜:‘天下大道,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虽上天不能阻我也!’当即发兵东进,一举灭商。”

      齐宣王听罢,若有所思,问:“丞相之意是说,寡人无须过问他国变法。”

      “张仪明白齐王所思:既不想落后他国,又唯恐变法不成,反受其累。”张仪一句话说得齐宣王睁大了眼睛。张仪继续正色言道:“变法者,国之兴亡大道也,满腹狐疑四面观瞻,而能变法成功者,未尝闻也!国情当变则变,不当变则不变,与他国何涉?此等国策大计,齐王却只问吉凶成败,张仪何能断之?以狐疑侥幸之心对待邦国大计,岂非戏谑于国事?”

      孟尝君大是佩服,不禁站起来对齐宣王拱手慨然言道:“丞相之言,治国至理,望我王明鉴。”

      故事讲完了,不知大家有何感触。这个故事虽是在说邦国大事,但从小处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类似的事。有时候,我们犹疑不定,想进取又不敢,想沉沦又不甘,眼看他人辞职创业、投资买房、出国闯荡……有时候,我们焦虑纠结,别人都在考研,我也要考研,别人都在加班,我也要加班……可是,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很多事情因人而异,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别人做也好,不做也好,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对我而言,真的很重要吗?莫不如发奋自省,从自身角度分析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616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7-26

      今天与同事聊到一个话题,为什么做出来的工具不好用。我常拿“工程师思维”与“产品思维”做对比,一个从“能做到什么”出发,一个从“用户需要什么出发”,两者泾渭分明。我们抽象一点看,当我们用这两种思维做同一类工具时,工程师思维会向着灵活性、可配置性发展;而产品思维会向着易用性发展。

      比如我们设计一个简单的按钮组件,希望能在我们的产品里复用这个组件,那么这个组件该怎么设计呢?如果用工程师思维,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按钮组件应该能支持文案、图标的配置;通栏、圆角、阴影、边框、大小、间距等视觉样式的定义;等待、禁用等特殊状态支持;hover、鼠标按下等交互状态下的色彩配置;键盘事件的响应、防重复点击等高级功能……只要这么设计,我想这个按钮的功能应该能够满足基本所有的场景的需求,唯一的问题是,调用它的时候,需要配置几十个参数,文档也会特别长。而用产品思维,更多地是从场景出发,我们的产品中可能有哪些场景要用到按钮,从布局上,通栏按钮、正常按钮;从功能上,主要按钮、次要按钮、危险操作按钮等;从形态上,文字按钮、图标按钮、圆角矩形、圆形;从大小上,几档固定尺寸足矣。虽然这么做通用性很差,但调用起来却很方便,文档也很短。

      按钮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事实上所有的产品、工具都有这两个方向的拉扯,通常不会那么极端地要么无所不能但无比复杂,要么特定场景下简单丝滑,而是介于中间的形态,有场景的适应,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随着项目进行地更深入,我们很难不断地总结场景,而逐步滑入堆功能的一端,因为需求来源已经脱离了用户场景,我们产品背负的历史包袱、沉没成本也在增加,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臃肿、越难用。

    • 334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7-23

      上海疫情至今,从未进行过复盘。

      上半年上海疫情严重,爆发的直接源头应该是华亭宾馆,华亭宾馆作为涉外隔离酒店,整体管理非常混乱,直接造成了疫情外泄。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后果不可谓不大,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时隔小半年之后,同样的事情竟然再度发生,只是这次换成了锦江之星。作为涉外隔离酒店,一保洁员竟然可以每天偷偷回家,结果发现核酸阳性。坊间传闻,此一人已致 4000 多人被隔离,整个宝山区风声鹤唳,战战兢兢。

      就我而言,前几天还只是听说小区里某某楼栋被封了,到了今天,隔壁小区已经整体封了。看来,前几个月封了那么久,直到现在,封楼还是封小区,怎么封,这些问题也没有得到复盘。

      今天之前,我其实对上海疫情保持乐观,我想,最差的情况就是再封一次,然而,再来一次,物流应该不是问题了吧。真的不是问题吗?也许真的是太乐观的,对于物流的问题,上海可能也没有复盘过。

    • 1112 字,预计 5 分钟读完
      07-19

      不好意思,今天聊足球。

      稍微了解一点足球的人都知道,足球里有个术语叫“越位”,很让人迷惑。不过我今天想聊的,是另一个似乎不那么令人迷惑的术语——“助攻”。

      “助攻”在很多运动和游戏里都有,大体意思是直接帮助队友得分。在篮球、足球中,含义就是通过传球,让队友直接得分。似乎挺简单呀,不过我发现到实际场景中,争议非常多。

      场景一:球员 A 踢球,足球不小心碰到了队友 B,弹进球门了,那么肯定是算 A 助攻,B 进球,虽然两人都是无意的。不过如果把 B 换成对方球员 C,那么 A 还算助攻吗?肯定不算吧,这是对方的乌龙球。然而 06 年世界杯英格兰对厄瓜多尔的比赛中,贝克汉姆主罚任意球碰到对方人墙后进球,当时记了对方乌龙球,贝克汉姆助攻,这可迷惑了我很久很久。

      场景二:球员 A 射门,足球击中门框弹回场内,被队友 B 补射进,那么 A 算助攻吗?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主观上 A 没想传球,客观上,A 直接导致了进球的产生。所以这种情况有的赛事算助攻,有的赛事不算助攻。

      场景三:球员 A 射门,足球被对方守门员扑出,队友 B 补射进,那么 A 算助攻吗?看起来与上一种场景类似,但相对而言争议会小一点,基本上所有的赛事都会认为不算助攻,只有小部分赛事会认为算助攻。其实我们这样想一下,如果不是守门员扑出,而是被对方后卫挡出,那么对 A 来说应该就是射门失败,与助攻有什么关系呢。

      场景四:一片混战中,足球在 A、B 两名球员身上反弹后进球,这能算前一个球员助攻吗?这个也是有争议的,很多赛事是不把这种情况算作助攻的。

      场景五:球员 A 传球给队友 B,队友 B 连过数人,把球打进,算 A 助攻吗?很多赛事都是不算的,对于助攻的定义希望限定进球者没有过人动作。不过这种规定在落地的时候总是有误差的,什么样的动作才算是过人动作呢。

      场景六:球员 A 踩停足球,队友 B 跟上射门进球,算 A 助攻吗?同样很多赛事是不算的,因为它们认为球连动都没动,怎么能算传球呢?(我认为这种限制是低效的、古板的、落后的)

      场景七:球员 A 在对方禁区被侵犯,制造点球,本队利用点球得分了,算 A 助攻吗?似乎与传球没有关系,但又与进球关系重大。部分赛事会把这种情况算作助攻,包括制造任意球并得分。

      好了,简简单单就列了这么多种争议的场景,为啥会这么复杂?是助攻太难定义了吗?其实不是,而是规则经常被挑战,也经常做妥协。设立“助攻”这个数据指标,一定程度上是在鼓励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传球。那么要搞清楚什么是助攻,什么不是助攻就很简单了,只要定义清楚什么是传球,什么不是传球就行了。可恰恰是人们不满足于这样的定义,期望通过助攻的数据说明有时候一个进球更多的贡献来自前面的球员,而不仅仅是最后射门那一下,从而要让助攻的规则更宽泛,于是越来越纠结,越来越复杂。我一贯的态度是,一项运动,规则越复杂,生命力越弱(篮球要小心了,不过篮球的助攻的定义要简单清晰得多),足球本身规则足够简单,希望不用为了处处严谨,面面俱到,让自己的生命力越来越弱。

    • 678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7-18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侏罗纪世界 3》,没看过的话,我要开始剧透了。开个玩笑,这个电影没啥值得剧透的,我想稍微聊聊“恐龙”。

      1. 体温。恐龙是像蜥蜴一样的冷血变温动物,还是像鸟类一样热血的恒温动物?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毕竟我们也不能抓一只研究一下,历史上其实挺有争议的。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基本上能形成共识,恐龙极有可能是恒温动物。在电影的开端我就注意到了几个细节,在冰原上,星爵追逐副栉龙时,副栉龙喘气呼出白雾,还有林场里腕龙呼吸时,也有呼出白雾的特写,这都说明这两种恐龙的体温比环境温度高得多。这些细节挺好的,电影在生产时也考虑到了近年来的研究结论。不过说严谨也真不太严谨,冰天雪地里,副栉龙和腕龙都是裸露皮肤的,如果真是这样,大概它们早就冻死了吧。
      2. 披羽恐龙。这是我对于这部电影最振奋的一点,恐龙终于开始带羽毛了。不仅仅是恐龙,当风神翼龙出场时,我注意到它也是带毛的。恐龙的影视化形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还远远不够。事实上按最新的认知,大部分恐龙都是带羽毛的。羽毛可能在恐龙和翼龙分化前就已经演化出来了,当然,可能有个别恐龙在演化过程中退化掉了羽毛。看过电影的朋友可能会对火盗龙印象深刻,像一只身手敏捷的大火鸡,还会潜泳。而恰恰是这种大火鸡的形象才更可能是兽脚类恐龙的真实模样。前几部电影的主角“Blue”是一只是迅猛龙,其实与火盗龙一样,都属于驰龙科,理应也是一只大火鸡的样子。先从几个恐龙的影视化形象开始吧,渐渐把一些新的科学观念传输给大众,比如恐龙大多是带羽毛的,比如鸟类的延续可以认为恐龙并未灭绝。
      3. 生态位。这部电影特意通过一些镜头,把想象中的恐龙和现实中的动物放在一起,来表现它们可能一致的生态位,印象比较深的有三处:副栉龙与马、翼龙/翼手龙与候鸟、三角龙与大象。这种对照很有意思。
    • 193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7-17

      今天排队做核酸时,身前一个小姑娘抱着一只体型很小的小狗大哭不止,精神崩溃。了解了一下来龙去脉,原来是小姑娘匆忙下来做核酸,没看好狗,可能惊扰到了别人,小狗被一个大妈踢了一脚。小狗虽无大碍,但小姑娘心疼得不行,抱着狗与大妈理论,奈何吵架也吵不过,只能自己崩溃大哭。

      这事情不大,道理也很简单,大妈踢狗,又骂哭小姑娘,大概是有错的,而小姑娘不看好狗,不牵狗绳,大概也是有错的。人生最无助,最揪心的困境不是“我被欺负”,而是“我也有错”。

    • 470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7-16

      最近我看到两件事,对照起来看才有意思。

      第一件是字节跳动推出了一个对标小红书的软件“可颂”。在字节待了几年,“可颂”不是字节第一次尝试种草社区,也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有一句评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打败小红书的绝不可能是另一个小红书。

      第二件事是特斯拉推出自营的车险服务,计费逻辑与传统的车险有很大的不同,会根据用户的近期的驾驶情况评分,而计算出不同的费率。听起来逻辑就更为合理,车险费率理应与驾驶习惯更相关。传统的车险通常是根据车价等变量算出一个固定费率,然后依据往年的出险情况打折。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出了点小事故都为了下一年保费不涨,自己掏腰包修理了,这似乎已经偏离了车险的初衷。而我认为特斯拉的这种车险模式如果能进入国内市场,很有可能颠覆掉现在那些躺着赚钱的保险公司,而从传统的保险公司的角度看,要做到这种保费计算方式并不容易,反而车企掌握更多的行车数据,更轻松做到这一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想通过模仿领先者去打败他,几无可能。而对于领先者而言,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外,有可能一些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也许一阵风、一声雷过后,领先的优势荡然无存,满是累赘无法转身,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在变革的浪潮中漫漫沉没。

    • 220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7-15
      • 今天学习了一个领导讲祝酒辞的方法论:祝贺+感谢+希望。比如:首先祝贺 xxx app 达成百万日活的里程碑,感谢这段时间大家的辛苦付出,希望接下来我们再接再厉,等到日活破千万,我们再来庆祝。
      • 最近刷视频,看了些啥不记得了,唯独有一句话印象深刻:“长远看,吃饭不是问题;但今天没饭吃,问题很大。”当别人短视地、功利地做一些对长远未来没有好处的事情,未必是因为这个人目光短浅、头脑简单,而是有可能他面临的困境逼迫他不得不为之,哪怕是饮鸩止渴。我应该多带着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各种新闻事件、各种历史转折点。
    • 859 字,预计 4 分钟读完
      07-14

      今天 CT 结果出来了,骶骨骨折,比想象中伤得更重,所幸这个部位受点伤不用治疗,保证一段时间不进行剧烈运动就好。

      昨天吃饭时,家人提到了关于政策上放宽非婚生子上户口的事情,不如这篇博客聊聊社会应当如何看待非婚生子的现象。

      我的观点是,社会舆论应当以偏负面的态度对待非婚生子的现象,绝对不应该有支持、鼓励的风向。当然,我这里强调一下,我讲的始终是非婚生子现象,而不是特定的非婚生子的个人,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始终应该给予关怀,尽量保障其平等、富足的成长环境(但很难)。

      非婚生子的现象一直都存在,我想探讨的是,假如这种现象增多了,社区会上对待这种现象产生普遍的“可接受”、“能包容”的心理后,会发生什么。在与家人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首先听到的一句话是“孩子是无辜的”。的确,这样的社会环境对非婚生小孩更公平,更友好。另外某种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提升人口出生率。

      然后呢?我好像想不到更多的好处了。那么会带来什么问题呢?我认为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1. 第一条算一个中性的问题,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像很多欧洲国家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认为结婚证仅仅是一张束缚住双方的纸,与爱情无关。不妨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恋爱谈起来很轻松快乐,但结婚却很艰难,又是掏空那么多钱包买房,又是防备对方分财产……从考虑结婚的一刻起,两人的关系就与爱情越来越远了。为啥我也觉得这可能是坏事呢?因为缺少了婚姻的约束,也就缺少了责任。
      2. 婚姻资源不平衡,少数人可以更低成本地打破一夫一妻的约束。
      3. 底层非婚生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参考一下美国黑人的问题,比如说 nba 黑人球星不会介绍他的父亲是谁,只会说母亲是谁,因为大部分黑人球星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而底层黑人这个问题会更普遍,母亲高中读不完就生孩子,然后独自抚养,经济上和教育上都很糟糕。最后下一代再重复上一代的悲剧。中国一定不会走美国黑人的老路,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更重,发生同样的情况后,中国不是单亲妈妈在抚养小孩,而是单亲妈妈的家庭在抚养小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如果一个年轻女性无法照顾好自己,那么我们是无法期望她能成为一个好母亲的。所以对于这些非婚生孩子而言,他们不会像美国黑人那么惨,但依然是极不公平的,缺乏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也更有可能缺乏好的物质条件。
    • 184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7-11

      周五球场一摔,我并没有当回事,整个周末还带着家人在崇明玩了两天,虽然做一些动作时尾椎骨很痛,但感觉症状较轻,可能只是有点挫伤。然而今天症状加剧了,疼痛的次数和程度都有增加,到了下午已经影响走路了。我有一个重大的心理缺陷——讳疾忌医,特别抗拒去医院,有些什么小毛小病的总是能扛则扛,比如这次摔伤,周末疼痛的时候就想到了可能有骨裂,但一直心怀侥幸。按今天的感受,骨裂的可能性大增,明天不得不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 596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7-09

      热爱大自然的心岂能被疫情所阻挡,周末去苏州的计划无法成行后,我们转而前往了崇明,今天的目的地是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云很厚,团团层层,遮天蔽日。阳光虽无法直射,但盛夏依然不负其名,即便偶有微风,也是热浪阵阵,只在室外走几步,就汗流津津。我对这个森林公园并不熟悉,信步浏览,高大的水杉树纵横排列,井然有序,一望无际。其间大路小径,水渠河道,曲折蜿蜒。一路穿行,几无游客,但闻蝉鸣不息,此起彼伏。于我而言,耳中喧嚣,心中却很宁静,我只要慢慢地走,静静地看,仿佛没有什么烦恼需要担心,仿佛没有什么桎梏会阻碍自由。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如此。

      忽然几粒雨珠落在身边——下雨了。这个季节的雨来得很快。刚反应过来下雨了,雨丝就细密起来,淅淅沥沥。找了一个地方躲雨,雨势更大了,雨水与树叶冲撞刷洗,哗哗啦啦,不绝于耳。还好,这个季节的雨去得也快。这阵雨还没来得及洗去暑气,就缓缓停息了,只留下湿漉漉的森林。

      夏时不比春日,繁花似锦已然错过,只有少量月季还能用它们的五颜六色点缀一下满眼的绿色。不过夏天也有其代表的美景,那就是无边无际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可遇而不可求,今天看到的荷花则显得“真实”,现在不是花开最盛的时节,有的已经“菡萏香销翠叶残”,有的依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遗憾吗?也没什么可遗憾的,花并不会一直盛开,等我去欣赏。而只有我亲自来到这里,哪怕并不完美,也好过错过了春天后,又把夏天错过,终究一无所获。

      日行向晚,暑气渐退,林间的微风也终于能吹出一丝清凉了,而我也该回到喧闹的人世间了。

      flower

    • 1509 字,预计 6 分钟读完
      07-08

      飞盘

      今天踏入了久违的足球场,散步半个小时后摔伤了屁股,于是一边休息一边四处张望。足球场上最大的变化是踢球的人少了,玩飞盘的人多了。其实我也早已见过了飞盘运动占领足球场的事了,习以为常。不过今天有空留意了一下球场上玩飞盘的人群,今天一共有 3 组人,第一组比较随意,男生女生一半一半,10 来个人;第二组有超过 2/3 的人是女生,有教练,有流程,20 人左右;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但几乎全是女生,只有个别男生。

      这其实是挺不寻常的一件事,有如此多女生参与群体的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我感觉除了学校里的广播体操和广场舞(🫣),再无可见。那为何飞盘运动能吸引那么多年轻女孩儿参与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飞盘运动的特点:

      • 规则简单,实名批评篮球等运动
      • 器材简单便宜,场地便宜,实名批评高尔夫、保龄球等运动
      • 少量身体接触,无身体对抗,实名批评足球等运动
      • 参与度高,实名批评狼人杀、三国杀(🫣)

      说白了就是简单好上手,只要凑够人了,就能有不错的运动体验。女孩们场边拍拍照,队友聚聚餐,又能发小红书立人设,又能社交,何乐而不为。

      以上一段话纯属我胡说,因为我没有采访过任何一个参与飞盘运动的女孩,只是人们对于“飞盘媛”这个不友善的词语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刻板印象未必正确。曾经也有女孩儿跟我们一起踢足球,她们并不拍照,一起 aa 场地费,纯粹出于对这个运动的喜爱。

      具体到个人,她们为什么乐于参与这项运动,我不可知;但对于这个风潮,我可以有一些自己的猜测——飞盘运动的热度大约 3 个月到 6 个月之后就会过去了。

      我列举了一些飞盘的特点,看起来都是优点,比别的很多热门的运动/游戏都要好,为啥我还这么不看好这个热度呢?其实列举优点,分别指出比别的运动强,这是一种偷换概念,它的每一项优点也同样可以找出比它更优秀的其他运动,这并不能说明问题。国内流行的飞盘运动是一种简化过的版本,似乎又揉杂了一点橄榄球的元素,整体规则和难度太低,属于其乐融融的运动。但成也萧和,败也萧和,这个特质适合对团体运动了解不多的女生快速参与进来,但也让参与进来的人无法获得长期的能力提升的乐趣。而男女混合游玩的风潮也限制了这个运动正规化和竞赛化,因为我们必须正视性别之间体力和力量上的差异。第三点是坚持的问题,这与去健身房不同,去健身房只要自己能坚持就行,群体项目是需要伙伴们都坚持。然而实际上场地是露天开放的,离家也不近,既没空调,也受天气影响。第四点,传播性。一件事的热度要持续,需要不断有新人入场,抵消掉老人退场。运动与美食不同,运动体验无法直接传播,发朋友圈小红书,别人看到的是你的经历,但很难有代入感,除非这个人本身是这个运动的受众。而美食是能传播体验的,是可以激发更多人去尝试的,所以美食的热度永不消退。最后一点,也是为什么我要下 3 到 6 个月这个时间判断的原因。上海夏天太热了,但我相信有很多人能不怕炎热,热爱运动。但我绝不相信半年后的冬天,还会有那么多的人不怕寒冷,在户外进行飞盘运动,这是我玩足球自己的经验,大冬天我自己有时都会十分挣扎要不要去踢球。可如果不玩飞盘,玩什么呢?不用担心,自然会有别的“热门爱好”填补取代。

      杂谈

      最近大事不断——

      • OPEC 秘书长巴尔多金突然去世;
      • 英首相约翰逊同意辞职,英国进入托管政府模式;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 我又胖了;
      • ……

      所有的政治事件背后都有经济的影子。

      OPEC 怎么了?无非是不肯增产石油,造成国际油价上涨,让全世界为俄乌战争买单,损害了部分国家的利益。所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油价要跌了?

      至于英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说内外交困也不为过吧。不过继续向后看,当国内矛盾大爆发了,未来会发生什么呢?一定需要转移矛盾的。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叫子贡的人讲过这么一段话:忧在内者攻疆(强),忧在外者攻弱。什么意思,当一个国家的主要矛盾是内部矛盾时,要跟一个强国较量一下,不一定能赢,但能转移内部矛盾,大家一致对外;当一个国家主要矛盾是外部矛盾时,要打一个弱国,在国际彰显自己的地位。所以我们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各种大事件远远没有到头呢。

    • 144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7-05
      • 今天的云很好看,拥堵的车流让我有很多时间可以安静地欣赏傍晚的天空。
      • 疫情改变了很多。比如听说了有疫情反复的消息,工区里的所有人都在逃离公司,随处可见紧张、拥堵和自嘲。
      • 大家都想争取更多一点的确定性。如果真的要被封,封在自己家里总好过封在公司里。
      • 今天的云真好看,多希望自己不是在逃离的迷途中,不是在喧嚣的人海中。
    • 631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7-04

      昨天何玲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工作没意思,有些要润?”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因为很多人有得选,或者自认为有得选。对于工作,不满意于这家公司,也许另一家公司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对于行业,只要拥有通用的技能,离开一个夕阳产业,去另一个行业打拼一下也未尝不可;对于职业,工作不顺心,也许还可以考公、求学、创业、做自媒体……

      感性一点讲,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可能性,明白自己的有选择,有退路,就会对期望自己能始终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当前处境不如期望中的最好状况时,就会想要改变。想要改变到做出改变,仅仅是程度的问题,当失望的落差超过了已经在这份工作中投入的成本、感情,那么就随时可能头也不回地离开。

      这个问题还能更理性地看待。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租”,大白话就是躺赚的钱,旱涝保收。比如如果你有一套闲置的房子,只要租出去了,你不用做任何事,每个月都有租金收入。那么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的“租”是什么呢?假如我去找工作,收到了几个 offer,最好的一个 offer 是每个月 1 万的薪水,其次是 8000。那么我肯定选 1 万的工作,最好的选择相比次好的选择,同样工作一个月,薪水相差 2000 块,这 2000 块就是我的租。

      我想职场中的很多人,出去找工作,拿到的很多 offer 条件其实是差不多的,最佳选择和次佳的选择差距没有很大,那么个人的租是很小的,这件工作的意义其实也就没有那么具有决定性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工作的租很大,那么他对于这份工作会更珍惜,更宽容。比如一个卡车司机月薪只有 2000,可通过选秀当上了歌星,一个月有 50 万的收入,那么当歌星再苦,他也不会回去再当卡车司机了,相反,他会更刻苦地工作学习,让自己不要被淘汰。

    • 685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7-03

      为什么有些标榜健康的食物并不好吃?

      经常在餐桌上,我要被各种不爱吃的食物折磨,而被要求接纳它们的理由常常是因为健康,比如秋葵,比如牛油果,比如燕麦,比如鸡头米,比如各种很酸的水果……

      我听说过一个说法,人类需要通过食物获得脂肪、糖等来维持生命,于是大脑进化出一些奖励机制,当摄入这类食物时就会的幸福愉悦的感觉。然而原始的本能面对物质充足的现代生存环境时,这样的反馈机制就不合理了,本能让我们的摄入超量的能量,从而引发健康风险。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为什么有些健康的食物不好吃,那是因为它们缺乏脂肪和糖。

      现代人的健康焦虑要求不仅是减少能量摄入,还有要增加各种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营养元素的摄入,更有甚者,有些人还有食物寒热习性的讲究。所以我能理解食物们要去标榜健康的意义,为了市场,为了利益。比如我大学期间突然很多人在传播秋葵很好,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市场教育,而如今,越来越没什么人提及它了。再比如像脱脂舒化奶,用健康属性来划分细分市场,减少特定场景的市场竞争形式。

      回到这个问题上,为什么有些标榜健康的食物不好吃。上面提到了很多合理的解释,但我不满意,因为我太讨厌那些不得不吃的难吃的东西了。作为食物,好吃难道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吗?健康与食物有相关性,但不存在因果性,我们必然可以通过搭配好吃的食物组合或者减少整体的摄入量来保证健康的饮食,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去吃一些不可口的东西。所以好吃的食物可以标榜自己既好吃又健康,不好吃的食物只能标榜自己健康。

      那么我们再引申一下,当我们说一个官员不贪腐时,他是一个好官员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与食物一样,不贪腐是应当做到的,与实际工作成果并没有因果关系,而脱离业绩评判官员,其实是片面的。再比如我们说某某是一个好 leader,他从来不 pua 下属,这也同样很片面。

    • 1121 字,预计 5 分钟读完
      07-02

      为什么泗上诸国能在夹缝中生存?

      前几天安徽泗县的疫情上了热搜,我父母常年在江苏泗阳工作,这两个地名有点相似,我老婆问我这两个地方是不是离得很近。

      确实不远,这地名的产生都是一条名为泗水的古水道有关,但由于黄河改道、地理变迁、开挖苏杭大运河等原因,今天的泗水或泗河已经与古代的泗水有比较大的差异。

      我平时比较喜欢战国史,熟悉战国的朋友一定多少了解一点泗上诸国。战国时泗水流域范围大致在今天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交界的区域,这块不大的地方上,分布了许多小国,大点的像宋鲁卫,虽然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但能依靠大国争取自身利益;而像其他邾、滕、薛等等小国却是真正的弹丸之地,与如今乡镇一般。战国两百年左右的历史上,大国间攻伐不断,动辄发动数十万人的全面战争,期间不乏楚灭越、秦灭巴蜀等大国兼并战争。但为何泗上诸国能在夹缝中生存那么久呢?

      是地缘环境的原因吗?当然不是,鲁国直抵齐国要害,魏国和楚国借道鲁国就可直逼临淄;卫国夹在赵国和魏国之间,烽烟不断;宋国更是与齐、楚、魏相临,三国无不想吞之而快。三个相对较大的国家沿且如此,何况其余小国。就地缘关系而言,泗上之地可谓四战之地,七大战国除秦燕韩鞭长莫及,魏赵齐楚无不虎视眈眈。

      是大国无力吞并它们吗?也不是,泗上诸国始终没有形成合纵的态势,各自为战,事实上它们被灭国时基本上都是摧枯拉朽式的。是因为泗上之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吗?那更不可能呢,这块地方水系众多,地势平坦(除了齐鲁交界处),简直是粮仓之地。尤其是宋国,不仅土地肥沃,国民多殷商后裔,善于经商,财货不计。

      也许泗上诸国能苟延残喘只是历史的偶然,并没有特别的原因。但我仍想从我的视角给它们一个解释。

      1. 大国纷争不断,泗上小国被忽略了。战国前期魏国称霸,其实是我认为此时诸小国是极度危险的。但随着魏国分别向赵国、韩国挑战,都在关键时刻被齐国背刺,接连输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连带三晋元气大伤,并无扩大领土的心力。战国中期则是纵横策士合纵连横的舞台。秦国变法成功后,对山东六国造成了极大的威慑,各国的主旋律是合六国之力以制秦,秦拉拢各国连横以破合纵。
      2. 大国缺乏缺乏长远战略。我认为秦能灭六国,关键在于很早就完成了彻底变法,后续又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国策。而反观其他六国,很多大国没能完成彻底变法,还在不断地分封贵族,这样的国家又如何有拓展领土、锱铢必较的野心。外交上与谁结盟,与谁交战,也是随心所欲,小国们只要不作死,大国们可能也想不起来它们吧。
      3. 小国是棋子,大国们作为棋手,维持棋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就像宋国,魏、楚、齐都想独吞它,但他们也都不希望宋国被别人独吞。于是当楚国打来了,宋国找魏国救援;魏国打来了,宋国找齐国救援;齐国打来了,再找楚国救援。所以宋国是否能存在,并不在于大国能不能吞并它,而是大国是否愿意此时扯开脸皮,以宋国为战利品大打一场。事实上齐国正是由于独吞宋国而招致五国联军(除了楚国)讨伐,基本上亡国了,后来即使复国也从此一蹶不振。

      以上皆个人浅见,贻笑大方了。

    • 296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7-01
      • 我为什么焦虑?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我没有选择,只有拒绝。拒绝只会让我重复失败,而我需要方向和突破。

      • 我还很低落。公司发生了许多变化,我觉得失去了很多,比如做了很久的事,合作了很久的人。我不懂与人分享,与人告别,甚至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我真实的心情却戳穿了一切,我其实真的很在乎。

      • 我虽然经常写点东西,但写出来的东西问题很大。我始终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言自语的形式写作。我骗自己说是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只想记录自己的想法,但实际上是懒惰。

      • 2021 年夏天,我们以“大力”为名组建了足球队,一路上磕磕绊绊闯进了决赛,可由于疫情的关系,决赛拖到现在还没有比完。终于我们可以在这个 7 月把迟到这么久的比赛踢完了,可大力已经不在了。

    • 492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6-28

      近来心事很杂,不太愿意写文章记录……

      要不聊聊车吧。

      近些年我其实不关注车,车型也好、车企也好、技术也好,都不太了解。直到上周看到了新发布的理想 L9(https://www.lixiang.com/video/294.html?token=1655821368884&),瞬间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我原本以为买车的过程应该是挑选一辆我想要的功能配置都有,我期望的体验尽可能满足,然后外观和价格都合适的一辆车;但面对理想 L9,整个逻辑都变了,我只感受到它描述的场景我都想拥有,它关心的家人我也想呵护,至于功能和配置,似乎并不重要了。

      我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一周前我的观念还是,买辆车回来多数是自己开,当然要满足自己的心意,品牌、动力、面子、酷炫功能都要有。一周后我的观念是,每年多带全家人自驾出游,照顾好一家人,让家人舒适、安心,这些是我更想要的。

      最后,抛开个人感受,说说别的吧。关于理想 L9,很多人提到的词是『场景』、『产品力』;而正常语境下,对于一款车,更日常听到的词是『配置』、『驾驶体验』。这让我想到了多年前苹果与安卓手机的区别,技术很重要,技术又很不重要。比如手机拍照,我期望能帮助我记录生活的精彩瞬间,也许一年也用不了几次,但必须足够好;但我其实没必要真的了解它是怎么做到的,背后的技术有多难,有几多成本。

      也许所有的行业都值得基于这样的思路,把所有的产品重新设计一遍(这句是抄的别人对 VR 评论)。

    • 61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6-03

      银叶菊

      今天认识了一种植物,叫银叶菊。

      20220603 204212

      20220603 204219

      碰到觉得很好看,于是搜索了一下,银叶菊——菊科千里光属。“千里光”这个属名听着就感觉十分浪漫。

    • 1136 字,预计 5 分钟读完
      05-24

      沪式循环

      设想一个人(不是我)需要出门,但封控中的上海哪哪都要 48 小时核酸阴性检测报告,于是出门前一到两天就需要做核酸检测。进入 5 月后核酸检测点越来越少了,搞不好就需要跑很远去做核酸检测。这就产生问题了,满上海设有很多道路卡点,警察会检查通行车辆随行人员的 48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但如果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又需要出行去做核酸检测,这就产生死锁了。如果想要规避这个问题,又有未来出门的需要,就需要每隔一天去做一次核酸『续命』。

      我自己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只是每次我跟警察说是去做核酸的,他仍然要求出示 48 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所以我觉得一定会有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当然了,即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一定有能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法(现场做个抗原?)。只是给我提了个醒,流程设计和变更时,要注意『消除递归』。比如我们设计了流程 A,当条件 B 满足时,A 流程失败中止,如果我们要让条件 B 满足,就一定要确保这个过程不会再经过流程 A。可能说得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加强后台的权限管控,要求所有权限敏感的操作都需要加权限校验,结果一点申请权限的按钮,就提示『无操作权限』,那就糟糕了。

      回到日常生活中,其实像我刚刚说的流程会陷入递归的极端境地是很少见的,但相关的新闻却不少见,比如老人去世了,家属去银行办手续,银行要求本人到场,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关注点不同的问题。就以我们做后台系统为例,比如写字课的后台需要录入课程的信息,其中关联了字卡的信息。如果在编辑后台的时候,发现字卡数据遗漏或者错误了,需要前往另一个字卡后台完成处理后,才能继续在写字课后台进行后续操作。对于写字课后台而言,它的关注点是课程数据是否正确,字卡状态是否正确,它要保障的课程正常进行;而如果用户非要求在同一个地方把这个流程进行下去,强行要求忽略字卡的校验错误,或者强行要求在同一个后台完成所有的事,往往很难一下子达成。代入到现实情境,并不一定是银行一定要求是本人前来,而是银行出于风控要求,一定要有身份验证,但正常流程无法进行时,就需要其他流程补偿,只是这样的流程往往在其他部门和机关,而银行的工作人员很难确切给到家属指导,这就造成了双方诉求不通的情况。银行的诉求是身份认证,家属需要自己搞定这件事,并按银行要求的内容提交;而家属的诉求是流程进行下去,即使我没有你要求的文件,但我有更原始的文件,是有证明力的。民众抱怨办事难的根源就在于此。

      那要怎么解决呢?对于后台来说,我们经常说尽量在一个后台中完成一个流程中的所有事,而不用让用户去不同的后台去操作。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实现,排除原本就不合理,或者冗余的环节可以进行优化,更多的可能是我们搞出了特别重复、职责不清的后台设计。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政府机构办事过程已经进行了优化,政务大厅有各个部门的窗口,很多事情也可以在线办理。但如果强行要求一个窗口一定可以把流程完全走通,那这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多少流程?银行窗口也要耦合户籍管理的职责吗?

    • 823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5-18

      简单记录一下工作中的感受(具体事件不展开了)。

      关于评估工作量

      今天与不同角色的人一起评估处于非常早期的产品构想的实施成本,深切感受到了邓宁-克鲁格效应,简单说就是:人们会低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难度。产品经理无法感性地评判一件事情技术实现难度有多大,有多少能复用,有多快能上线;前端同学也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感性地评判客户端实现一个页面、一个动效需要多大的开发量;一线的同学也无法用自己的片面理解感性地评判 leader 应该如何做决策、如何分配精力等等。

      关于时间预期

      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侯世达在讲递归的时候,给了这么一个递归形式的定律,非常有意思(未来可以考虑整理一些《GEB》的读书笔记)。我在读书时,老师也常常会灌输一个理论,软件工程中,delay 是常态,因为我们评估过于乐观,有太多的风险和问题在前期被忽视了。而另一个极端是如果一件事 deadline 是在很未来的地方,我们还是投入这么多人力进来,我们也未必会提前完成这件事,而是或者降低它的优先级,或者我们把这件事变得无比复杂,总之这段时间不会有人闲着,最后在临近 deadline 的时候,或许依然有严重的延期风险。

      其实在快速迭代的当下,对于研发同学评估一个具体需求的工时,已经可以比较准确了,但面对一些宏观任务时侯世达定律依然适用,比如产品的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自然流量、培养团队成员、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等等。

      进一步地,在很多事情中,时间这个维度被成本取代,要做的事情被最终收益取代,我们关注的逐渐转变成了 roi。一些进行中的事情 roi 的计算并不是稳定的,预期收益是动态变化的,投入成本是逐渐增加的,如果为了达成 roi 的目标,可能将 deadline 前移(比如倒排期)以削减成本,从而加重工时矛盾。我认为这样的事情难以避免,甚至局部会越来越严重。

      关于 deadline

      这边的 deadline 与上一个话题不相关,源于与一位同学聊拖延症。对于做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拖延症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当然对于缺乏创造性的机械工作,拖延症就是懒)。这种情况把 deadline 向后延是没有意义的,多延一周,就是多拖延一周而已,更应该守住 deadline,甚至通过某种监督机制,把 deadline 人为前移,以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 264 字,预计 1 分钟读完
      05-16

      为什么客户端和前端不关心系统设计

      在雨田秋浩的一篇文章下写了点评论,也在这里记录一下:

      我觉得可能存在两个点导致重 UI 交互的场景不重视系统设计:1. 关注点差异,或者说什么变化会引起更大的工作量的变化。对于服务端而言是与上下游的其他服务、数据库的连通;而客户端和前端是 UI 和交互,当设计师对一个需求给出不同的设计方案时,客户端和前端可能有巨大的工作量差异和实现方式差异,这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系统设计的目标。2. 界面展示实际上信赖了非常高层次的系统设计和抽象,我们更多地是在对抽象做实现,所以现在前端和客户端不用太关心 model、controller,更多地关心 view 的实现,关心事件的响应

    • 535 字,预计 2 分钟读完
      05-15

      让书籍更有用

      最近阅读了一篇文章《Why books don't work》,它的核心观点是书籍这种内容载体传播知识的效率太低,因为我们通过看书学习能记住的东西很少,通常书籍(可能有些教科书除外)只有内容,没有认知模型,即没有传授读者应该如何学习书本知识的技能。有些人读书的效果很好,是因为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模型和反思策略,于是能在读书的时候不只是在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而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和分析,比如他们内心常常有这样的声音:『这个观点让我想到了……』、『这个说法和……是冲突的』、『我还不太明白……』等等。文章作者还给书本这种媒介附加认知模型提出了一些想法。

      我的一个感觉是,书籍作者的思想就像是源代码,而写出来的作品是编译后的产物。编译的过程丢失了很多的信息,丢掉了作者的思维过程、知识体系、结构化思考等等,只留下了作者认为对读者有用的东西。《风格感觉》这本书有一章讲述了写作的过程就是通过语法树把思维网转化为字符串的过程(the web, the tree, the string),当然那本书的主旨是解释语法树的重要,不过我们也能体会到从思维到文字这个过程的艰难和信息损失。

      对我自己的日常阅读而言,我可能需要反思的是有多少内容是读完记住的,有多少内容是看完就忘的,甚至根本就从来没有正确理解作者的意思。我可能要刻意在阅读中穿插一些主动的思考,因为这些思考的东西对我来说,还不是下意识的,自然的行为;也要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更深度的精读。

    • 611 字,预计 3 分钟读完
      05-13

      优势也是限制

      某些差异化的优势,可能转变成我们的限制。

      先讲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概念,『当我们拥有了一把锤子,我们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钉子』。这种情况还不如我们连锤子也没有,我们不可能依赖一种方法、一种经验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当我们拥有某种优势时,不应该把所有的决策和路径都建立在这个优势上。难道不应该加强优势,做成壁垒吗?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1. 壁垒没有那么容易形成。在黎婷的分享中,她举了一个例子,像学习灯的字词典、音视频通话、拍搜等都不是壁垒,其他玩家可以快速复制,甚至做得更好。

      2. 基于特定优势可能带来更大的生产成本,然而产品路线可能越来越窄。我想用任天堂的 3DS 来举例,并不是说它不好,相反,我认为 3DS 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掌机。但我一直有一个疑问,3DS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最大的卖点是裸眼 3D。然而你知道有什么游戏可以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个特性吗?也许有,但绝大多数玩家是直接关闭裸眼 3D 的。如果任天堂想把产品优势建立在裸眼 3D 上,一定会增加各家游戏厂商的开发成本,相关的技术积累也很难应用到家用机和后续非裸眼 3D 的掌机平台上。所以裸眼 3D 是任天堂的卖点,但绝不是游戏内容的差异化优势。其实我们台灯也是类似,比如顶摄等,这些差异化的优势可以帮我们做很多有意思的功能。但我们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基于它们来设计吗?未必。其实我们一直有这样的困扰,我们有些功能想移植到通用平板和手机上,但移植难度很大;或者我们利用了特定硬件和 ai 能力做了很复杂的事情,我们的产品力究竟有多大提升,比如美术教学,能达到线下美术课的什么程度呢?

Copyright © 2024 周骅的博客